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论语(彩插励志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论语(彩插励志版)

  • 作者:刘运东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10002
  •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01日
  • 页数:233
  • 定价:¥15.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智慧熊·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必读名著:论语(彩插励志版)》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在孔子去世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全书共20篇,每篇摘取开头的字句为题。篇内分章,每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
    《智慧熊·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必读名著:论语(彩插励志版)》的内容非常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这些言论,有许多直到今天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指导着人们的行动。 智慧熊·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必读名著:论语(彩插励志版)_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刘运东,闻钟 编_人民邮电出版社_
    文章节选
    【学而篇**】
    这是《论语》开宗明义的**篇,概括而又平易地表达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所有人人生的三个要务。
    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子:古代对有学问,有修养的男子的尊称。本文是指孔子。
    ②说:通“悦”,高兴,喜悦的意思。
    ③愠:yùn,怨恨,恼怒。
    【古文今译】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时温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我,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样不也是君子所为吗?”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③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注释】
    ①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论语》中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tì,通“悌”,弟弟敬爱兄长。
    ③鲜:xiǎn,少。
    ④未之有也: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样的人”。
    ⑤与:通“欤”,语气词。
    【古文今译】
    有若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忤逆长辈冒犯上级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忤逆长辈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作乱的,这种人从来没有过。有道德的人专注于根本,根本建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
    ①令色:面色和善,这里用以形容满脸堆笑的谄媚样子。
    【古文今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没有多少仁德的。”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③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以孝著称,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多次地反省。省,xǐng。
    ③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古文今译】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帮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成长启示】
    孔子借君子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来教育学生,不要过多的讲究自己的饮食和居住的地方;对工作和学习应当勤劳敏捷;要时常反省自己。我们也要记住,不追求物质享受,要把精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
    【要点思考】
    1.孔子是怎样看待学习、交友和自知自立的?用原话回答。
    2.“吾日三省吾身”是每天反省三次吗?
    【为政篇第二】
    孔子在这一篇里讲述了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从十五岁时立志学习到七十岁时随心所欲。这一过程成为后代人的学习标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②之。”
    【注释】
    ①北辰:北极星。
    ②共:通“拱”,环绕。
    【古文今译】
    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星星都以它为**,环绕在它周围。”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注释】
    ①《诗》三百:指《诗经》,有三百零五篇。
    ②蔽:概括,包盖。
    ③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孔子借这句话来评论《诗经》。
    【古文今译】
    孔子说:“《诗经》有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注释】
    ①道:通“导”,治理,引导。
    ②齐:整治,统一。
    ③免:避免,免祸。
    ④格:正,纠正。
    【古文今译】
    孔子说:“用行政的命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只会暂时避免犯罪,但还没有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了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①有:通“又”,表示相加的关系。
    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
    ③不惑:《子罕篇》《宪问篇》都有“知(智)者不惑”。
    【古文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时心中不再有迷惑,五十岁时知道了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时听到别人说话,便能判别是非真假,到了七十岁,尽管能够随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却不会越出法度。”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
    樊迟③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他死后追赠的谥号。
    ②无违:不要违背礼节。
    ③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
    【古文今译】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了礼节。”
    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了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了,要按照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成长启示】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就像成长历程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地去做。
    【要点思考】
    1.孔子是怎样评价《诗经》的?
    2.在提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时,孔子是怎样说的?
    ……
    目录
    学而篇**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延伸阅读本书名言记忆相关名言链接人物名片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读后感例文知识考点附参考答案
    编辑推荐语
    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