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无论是对于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还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说它熟悉,是因为每个读书人都要学习数学;说它陌生,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科学。数学常常被人们认为是逻辑严谨的、抽象的甚至乏味的学科。很多人将数学与实际的事物、现实的社会和人类的各种活动相割裂,将数学视为抽象的符号的推演、运算以及形式化的证明。数学到底是什么?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有怎样的关系?它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有怎样的贡献?它的发展对当今社会有怎样的推动作用?在当今社会里,它对人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又应当对此略作了解并能做出初步的回答。
1.1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1数学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作用
当今的数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内容丰富、分支繁多的学科,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样,数学的发展也始终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数学中*早的两个概念“数”与“形”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的。恩格斯说过“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器,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产生的”。古代人首先具有了识别事物多寡的能力,又在采集和狩猎等活动中注意到一只羊、一条狼、一棵树等之间存在着共同点,从而逐渐抽象出自然数的概念。类似地,有理数、负数等概念的产生也与实际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挖河、筑坝以及对天文学的研究等需要计算以及图形的知识,古代的数学就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慢慢地产**展起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恐怕算是*具有挑战的方面和领域之一。一方面,它面临着学历层次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需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改革;同时,小学一线教师的培养机构也在经历着由中等师范院校向大学的转变。所有这些都要求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都相应地进行改革与调整。在这些环节和因素中,教材的重新建设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等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新教材,既集中了各个方面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与成果,又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与挑战,是经过反复打磨,而形成的一套不仅能够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需要,而且同样适应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系列教材。它是我国**套适合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等教育专业本科阶段学习教材,因而对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建设和教学创新有着特殊意义,是提高小学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该专业主考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给所有小学教师提供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当然,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书,这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以考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熟悉和了解小学教师的实际与小学教师参加自学考试的特点的基础上,在掌握和认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律和基本要求的实践中,这套教材在整体结构的安排、各本书的体例、章节的顺序以及内容的组织、文字的写作等方面,均充分考虑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同时,这套教材不仅在形式上考虑了小学教师考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而且,在内容上也结合了当前小学教师面临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际需要,包括整个书目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而在这些方面,我个人感到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