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

  • 作者:曹础基 罗东升
  •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13718
  •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01日
  • 页数:489
  • 定价:¥1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是为高等师范中文专业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而编写的。全书以时代为序,各时代再以文体分类,同一文体则按时间先后排列。共选作品266篇。
    与一般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相比,本教材不同的是:
    1.为了适应目前中文专业有本科、专科、函授等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作品分精读与自学两部分。精读作品115篇(在题目后加上“*”标志),除了注释外,每篇有“作家简介”、“题解”,或加“评语选录”、“思考与练习”;自学部分则只加注释,以配合文学史的学习,也可以给教师课堂讲授时选用。
    2.为了加强师范生古代作品教学的技能训练,在“思考与练习”中设置了一些有关能力培养的练习;附录了古代作品阅读、朗读、背诵、翻译、教学的参考资料。中学课本中’常见的课文,学生都已经学过,故一般不再选录。但附上目录,给师生以提示。
    文章节选
    晋楚城濮之战
    【专集简介】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把它视作解释《春秋》的著作,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比较全面详细地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春秋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事,有力地揭露了领主**残暴荒淫的行为,展示了地主**替代领主**统治的历史趋势,体现了以重视民众的作用为基本特征的民本思想。《左传》以记事为主,善于在记事与记言的结合中刻画人物形象,善于描写战争,善于叙写意味深长的外交辞令,文字简洁丰润,风格含蓄典雅,是先秦**的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对历代历史著作和散文创作起了典范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或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或认为成书于战国初年。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编著的《春秋左传注》较为通行。
    目录
    先秦时期
    一 历史散文
    盘庚(上)
    晋楚城濮之战*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灵公不君
    郑子产相国
    勾践灭吴*
    苏秦始将连横*
    冯谖客孟尝君*
    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
    二 诸子散文
    微子三章*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孟子见梁惠王
    逍遥游*
    肤箧
    盗跖(节选)
    劝学*
    赋(箴):
    五蠹*
    和氏
    三 《诗经》
    氓*
    东山*
    关雎
    伐檀
    蒹葭
    何草不黄
    生民
    四 《楚辞》
    离骚*
    哀郢*
    惜往日
    湘君*
    湘夫人
    山鬼
    九辩*
    附:越人歌

    秦汉时期
    一 赋
    吊屈原赋*
    七发*
    子虚赋
    上林赋
    归田赋
    刺世嫉邪赋*
    二 散文
    谏逐客书*
    大政(上)
    论贵粟疏
    魏其武安侯列传(节选)*
    李将军列传*
    苏武传
    报任少卿书
    三 诗歌
    十五从军征*
    战城南
    行行重行行*
    西北有高楼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诗歌
    蒿里行*
    七哀诗(其一)*
    悲愤诗*
    燕歌行(其一)*
    赠白马王彪*
    白马篇
    咏怀(其一)*
    咏史(其二)
    归园田居(其一)*
    移居(其二)*
    饮酒(其五)*
    登池上楼*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玉阶怨
    拟行路难(其五)*
    西洲曲*
    二散文
    与山巨源绝交书*
    答谢中书书
    与陈伯之书
    陈情表
    三小说
    李寄
    周处
    刘伶病酒
    王蓝田性急
    四 辞赋
    归去来兮辞*
    别赋
    附录
    一中学课本常见古代作品目录
    二古人读书十二法
    三背诵五法
    四朗诵漫谈
    五古文今译五法
    六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