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艺术设计美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艺术设计美学

  • 作者:陈望衡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28517
  •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01日
  • 页数:419
  • 定价:¥19.5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艺术设计美学的概念、内涵、性质、构成、基本理论、风格类型及在艺术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宏观地论述了它与哲学、美学、心理学、文艺学、人体工程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及它与艺术、技术、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强调以人为本、从人的特点出发对艺术设计美学进行考察、观察与研究,强调艺术设计美学的社会性、多义性、文化性、功利性和专业性。
    文章节选
    四、设计对美的扩展
    前面我们讨论了艺术对于设计的巨大影响,也讨论了设计如何影响着艺术,使传统的艺术产生了重大改变。这一切都涉及到美。设计本具有一定的审美因素,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美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传统的“美”意识的扩展和再认识。
    “美”一直没有形成规定而明确的定义。但是,柏拉图在《文艺对话录》中将美与有用、恰当、善相比较,得出美与善、有用、恰当等功利性无关的结论。这种观点在以康德(Kant)、黑格尔(Hege1)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中固定下来。如康德认为:“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①“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呈现的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②“美是无功利的”,成为传统美学的金科玉律。随着工业设计的兴起,这一观点逐渐被加以修正。技术美作为设计美的主体,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具有物质功利性。功利性作为技术美的基础,是构成技术美的必要条件。但是,技术美不只具有物质功利性。技术美之所以��美,根本的还在于它能超越功利,能给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愉悦。相应地,在美的门类上,除了传统的三大类——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外,还出现了技术美、科学美等新门类。
    “美”意识的扩展,对于人类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真善美”作为人类追求的*高精神境界,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而“美”更是建立在真、善统一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必然包含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双重肯定。设计中所体现出的技术美正是这二者统一的典型。设计对高科技的依赖决定其必须追求“真”,设计为社会服务的目的性决定其必然追求“善”。设计中体现的对人的肯定,包含人对真善美三者及其统一的追求。
    设计对“美”意识的扩展,体现着人类对于生存境界完善的永恒追求。人类不仅要在纯精神领域如纯艺术、宗教、哲学里获得享受,而且要在物质生活领域通过超越也获得精神愉悦的美感,这一事实体现着人类对生活全部艺术化的趋向。它是人类永不满足的动力源。
    科技产品对人类社会交往和精神活动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通过高科技的通讯方式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使交流变得更方便、直接。古代通讯以驿马、鸿雁传书,今天一封E-mail只用三分钟就解决了以往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难题。但是另一方面,科技的弥漫性反而使它的媒介作用被无限夸大以 ……
    目录
    绪论 艺术设计与设计美学
    **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 艺术设计的类型
    第三节 艺术设计的美学
    **章 艺术设计的性质
    **节 艺术设计是一种高科技动作
    第二节 艺术设计是一种高科技运作
    第三节 艺术设计是一项社会工程
    第四节 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
    第二章 设计美的性质(上)
    **节 设计美的特点
    第二节 设计美的理想
    第三节 设计美的境界
    第三章 设计美的性质(下)
    **节 “技术”的概念
    第二节 技术品的特性
    第三节 技术美的特性
    第四节 “技术理性”与技术美
    第四章 设计美的构成
    **节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设计美的构成法则
    第三节 设计美的构成表现
    第五章 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一):人机工程学
    **节 人机工程学概述
    第二节 人机工程学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第三节 人机工程学与艺术设计
    第四节 人机工程学的美学意义
    第六章 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二):设计思维学
    **节 设计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设计思维的类型
    第三节 设计思维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三):设计心理学
    第八章 形态设计
    第九章 色彩设计
    第十章 艺术设计的风格
    第十一章 工业文明与现代设计
    第十二章 后工业文明与后现代设计
    后记
    附录
    编辑推荐语
    艺术设计与设计美学
    设计在当代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小到一枚钥匙,大到一个城市、一个**,无不需要设计。广义的设计包括物质产品设计和精神产品设计。我们这本书说的设计仅指物质产品的设计,而且也不可能讲全部的物质产品的设计,只是讲有关人类日常生活的物质产品的设计。
    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人、社会、环境诸多方面。人这个系统包括多种职业、身份的人,有设计者、生产者、消费者、商人、经纪人,等等;社会这个系统包括政府、企业、学校、运输部门、通讯部门,等等;环境这个系统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投资环境及各种专业性的环境等等。作为一门学科,它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艺术学、美学,等等。
    艺术设计,是就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和艺术意义而言的。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①人的任何活动均程度不一地具有美的因素。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其根
    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无疑,设计更应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这样,就有了具美学意义的设计,设计也就与美学联姻,设计美学这门设计与美学的交叉性学科也就应运而生了。
    **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
    “艺术设计”是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因为冠上“艺术”二字,它常与艺术创作相混淆。其实,它不是艺术创作,它指的是非艺术的特别是非纯艺术的物质产品的设计。之所以要冠上“艺术”二字,原因在于它具有艺术的某些性质,准确地说它具有一定的审美性质。
    我们不妨先考察一下“设计”这个概念的词源学意义。
    “设计” (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知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如《三国演义》中“某为汝设一计谋”;“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
    与任何历史上留传下来的术语一样,Design也经历了一个内涵演变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狭义、广义两个意义。在艺术与技术尚未完全分离的时期,Design更多地运用于艺术领域,它的内涵集中在两点:首先,它与色彩、构图并列为绘画的基本要素,一般理解为“素描”。15世纪的绘画理论家兰西洛蒂(FrancescoLancilotti)认为素描Disegno(意大利语)、色彩(20lour)、构图(Composition)和发明(Invention)是绘画的基础,素描强调事物内部结构的条理化,并且以一定的物质媒介来赋予形式。Design的**是艺术表现的各个要素的处理和组成元素的有机结合。这种强调艺术形式法则的内涵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构图”中,直到20世纪中叶,艺术学校中教授的基础设计(Basic Design)课程,还是立足于艺术形式要素点、线、面之间的组合与排列,因而Design在《牛津艺术指南》中被说成“是一种经常接近于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有的结构原则的概念”。
    …… 这是一部研究艺术设计美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分十二章,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的性质、设计美的性质、艺术设计的风格、色彩设计、形态设计、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工业文明与现代设计等。全书图表丰富、数据**,理论丰富,案例翔实,分析客观,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