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 在原始的希腊神话里,有一位青年英雄从小离家别居,长大成人之后,
从戎打仗,然后凯旋。在不知真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众神判 他乱伦。这个神话就成了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创作《俄狄浦斯王》的
素材,也是戏剧化了的人类原始心理创伤事件的艺术再现。 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用这个原始的戏剧故事,来解释由于对父母
异性方面本能的倾心所受到的心理创伤。俄狄浦斯代表倾心于母亲的男孩, 而伊莱克特拉(希腊神话中亲父仇母,杀死母亲和母亲的情夫之女性)则代
表倾心于父亲的女孩。在心理咨询理论中,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是研究精神 分析理论或人格理论的关键点,也是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心理典故��
弗洛伊德还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类的道德良心*初得 之于恋母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说,这一情结是将人和野兽区别开来
的*根本的道德伦理观念。在文明发展史上,阻止人类成功、导致悲剧发生 的良心力量是与恋母情结密切相关的。索福克勒斯以这个悲剧来说明他欲将
神话还原其本义的努力。在这个戏剧故事层层展开之中,可以看到男人与女人的三种必然关系——与生他的母亲,与他同床共枕的伴侣,与他的人生
毁灭者——都被一一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或者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思想来说,从人钻出娘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母亲这个形象就以三种形
式出现:哺养抚育人成长的母亲;根据母亲形象选择的妻子;用一抔土拥抱 每个人归宿的大地母亲。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强制性观念,在母亲、父亲和孩子的俄狄浦斯 三角关系中,孩子与父亲的象征地位和权威的斗争,也是精神分析的基础理
论。我们现在所说的儿童、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或反抗情绪也是来源于此。父 亲的象征地位就是一种社会的权威力量,或者称之为父权文化。尽管孩子竭
力挑战这种权威、反抗这种文化的威压,但结果还是像俄狄浦斯一样,成为 弃儿,流浪他乡,而且力图摆脱天神的预言,避免与生父**的一切事情发
生关系,但*终还是摆脱不了与神秘命运的冲突。在冲突中,孩子不可避免 地代替了权威的力量,成了父权文化的象征,于是人生的戏剧就一幕幕地不
停演下去,这就是悲剧的根源所在,也是本剧*震撼人心的地方。 因此,在这个悲剧中,一方面命运观和因果报应观表现得十分明晰。神
灵也好,人类也好,都逃不脱命运的神秘力量,危机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它也是人性成长的动力。你可以占有一切,包括自己的母亲,但
你不可能永远占有。正如剧中俄狄浦斯的内弟或舅舅克瑞翁所说:“别想占 有一切,你所占有的东西没有能一生跟着你的。”而且占有得越快,失去得
越快;占有得越长久,失去时也就越痛苦。报应无处不在,正如剧中底比斯 国的长老们得出的结论:在一个人没有超越生命界限,没有真正得到痛苦的
解脱之前,不要说他是幸福的或**的。 但是,不是说因这部希腊悲剧中存在宿命论,就使整部作品显得很消
极;绝不能这样理解。俄狄浦斯的悲剧在于他的对命运不可知晓,在无意之 中犯下了滔天大罪,但他有着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他独立自
主,不屈不挠,勇于和命运作斗争,即使*后真相大白,也能为自己的弑父 娶母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在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中,这是个被讴歌的悲剧式
英雄人物,他在有罪的同时,也展示出人追求意志的自由和人性觉醒的瞬 间,敢于为道德责任付出牺牲。而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引
起人们的深思和反省。这是我们阅读这部作品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