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现场一般用来检查接合面的平面度,然后根据接触斑点进行刮研。如汽轮机水冷块与轴承座的结合面,用涂色法检查,并在25×25mm2范围内修刮至接触斑点达到3~5点。再用0.05mm塞尺沿四周检查,以塞不进为合格。对曲面,常用相互配合件对研,根据接触斑点判断是否符合要求。⑤水平面法。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在被测表面上的某一点建立基准平面,此平面是一与水平面平行的几何平面,测出被测表面各测点相对于基准平面的距离,则可得到平面度误差的原始数据;再以平行于该基准平面的两包容平面间*小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被测表面的原始位置不变。(例3-7) 用水平面法测量一块400mm×400mm的平板的平面度误差,用0.01/1000的合像水平仪测量,格值:2μm/格,,选择的起始点为a1(0),测试项数*多的有5项(a1→b1→c1→c2→c3),则平面度误差原始数据为图3-90b、c所示。2)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①评定基准。平面度误差严格来讲要按*小条件评定,但*小条件需要找理想平面的位置,这样数据处理就比较复杂。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找一过渡基准,即用对角线法的过渡基准平面作为评定基准,虽然它不符合*小条件,但较接近*小条件,则平面度误差为*高点与*低点之差。但如需要仲裁时,则必须用*小条件来评定,下面介绍按*小条件评定的方法。*小包容条件法又称*小包容区域法。平面度误差为包容实际表面且距离为*小的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由过渡基准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一般是不符合*小条件的,因为测量时选用的过渡基准平面与理想平面不重合(或不平行),因此需要变换基准,进行基面转换。即把相对于过渡基准平面的原始数据变换为相对于符合*小条件的理想平面(评定基准平面)的数据,其中*高点与*低点之差即为平面度误差。而理想平面的位置,随着被测实际表面的不同而不同。如何确定它的位置需要有判别法则,下面介绍判别符合*小条件的法则。②判别符合*小条件的法则。A.三角形法则。在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图中,当由至少三个等值*高(低)点所组成的三角形内(或边界上)有一个*低(高)点时,则过这三个等值*高(低)点的平面为理想平面。该法则简称三角形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