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环境生态学(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环境生态学(第二版)

  • 作者:李洪远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08739
  •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01日
  • 页数:263
  • 定价:¥36.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全书内容框架根据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来设置,第1章对环境生态学做导入性概述,第2~7章介绍了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第8~12章介绍了退化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层面上的管理,第13、14章介绍了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及全球生态问题。本书内容适度、结构合理,各章均附有学习要点、核心概念、课后复习、课后思考及**阅读文献。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以及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1绪论
    1.1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1.1.1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1.1.2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1.1.3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1.4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2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2.1生态学
    1.2.2环境科学
    1.3环境生态学的相关学科
    1.3.1景观生态学
    1.3.2城市生态学
    1.3.3恢复生态学
    1.3.4保育生态学
    1.3.5环境生物学
    1.3.6污染生态学
    1.3.7生态经济学
    1.3.8人类生态学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2生物与环境
    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1.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2.1.2环境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2.1.3环境因子分类
    2.1.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2生态因子的概念和特征
    2.2.1生态因子的概念
    2.2.2生态因子的分类
    2.2.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2.3生态因子研究的一般原理
    2.3.1利比希*小因子定律
    2.3.2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2.3.3生态幅
    2.3.4限制因子
    2.3.5生物内稳态及耐受限度的调整
    2.4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
    2.4.1光因子的生态作用
    2.4.2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2.4.3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2.4.4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3种群生态学
    3.1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2种群的空间格局
    3.2.1种群的地理分布
    3.2.2种群的内分布
    3.2.3集群和阿利规律
    3.3种群的动态
    3.3.1种群密度
    3.3.2种群统计
    3.3.3种群增长
    3.3.4种群的数量变动
    3.4种群的调节
    3.4.1种群调节与调节因素
    3.4.2外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3.4.3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
    3.5种群的繁殖
    3.5.1繁殖成效
    3.5.2繁殖格局
    3.5.3繁殖策略
    3.6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3.6.1种内关系
    3.6.2种间关系
    3.6.3协同进化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4群落生态学
    4.1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特征
    4.1.1生物群落的概念
    4.1.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4.1.3生物群落的性质
    4.1.4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4.2生物群落的结构
    4.2.1群落的结构要素
    4.2.2群落的垂直结构
    4.2.3群落的水平结构
    4.2.4群落的时间格局
    4.2.5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4.2.6影响群落的结构因素
    4.3生物群落的演替
    4.3.1演替的概念
    4.3.2演替的类型
    4.3.3演替系列
    4.3.4演替**学说
    4.3.5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4.4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4.4.1群落分类
    4.4.2群落排序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5生态系统生态学
    5.1生态系统概述
    5.1.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5.1.2生态系统的组成
    5.1.3生态系统的结构
    5.1.4生态效率
    5.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2.1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5.2.2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5.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
    5.2.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5.3.1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5.3.2水循环
    5.3.3气体型循环
    5.3.4沉积型循环
    5.3.5有毒物质循环
    5.4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流动
    5.4.1物种流动的基本概念
    5.4.2物种流动的特点
    5.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动
    5.5.1物理信息
    5.5.2化学信息
    5.5.3行为信息
    5.5.4营养信息
    5.6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
    5.6.1生态平衡的概念
    5.6.2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特征
    5.6.3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6景观生态学
    6.1景观生态学概述
    6.1.1景观的含义
    6.1.2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6.1.3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6.1.4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
    6.2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
    6.2.1斑块
    6.2.2廊道
    6.2.3基质
    6.2.4景观结构
    6.2.5景观格局
    6.3景观的功能
    6.3.1斑块的功能
    6.3.2廊道的功能
    6.3.3基质的功能
    6.3.4网络的功能
    6.4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6.4.1遥感技术
    6.4.2数量方法
    6.5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6.5.1生态系统管理
    6.5.2土地利用规划
    6.5.3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6.5.4自然保护区规划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7地球上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7.1海洋生态系统
    7.1.1海洋环境特征
    7.1.2河口生态系统
    7.1.3红树林生态系统
    7.2淡水生态系统
    7.2.1湿地生态系统
    7.2.2河流生态系统
    7.2.3湖泊生态系统
    7.3陆地生态系统
    7.3.1陆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
    7.3.2森林生态系统
    7.3.3草地生态系统
    7.3.4荒漠生态系统
    7.3.5苔原生态系统
    7.4人工生态系统
    7.4.1农业生态系统
    7.4.2城市生态系统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8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8.1人类干扰与退化生态系统
    8.1.1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
    8.1.2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8.1.3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
    8.2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
    8.2.1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8.2.2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8.2.3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8.3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原理与方法
    8.3.1生态恢复的目标和原则
    8.3.2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和程序
    8.3.3生态恢复的时间与评价标准
    8.4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8.4.1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8.4.2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8.4.3淡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8.4.4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
    8.4.5农业弃耕地的恢复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9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9.1生物多样性概述
    9.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9.1.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用途
    9.1.3生物多样性危机及产生原因
    9.1.4生物多样性研究
    9.2保育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9.2.1保育生物学的产生
    9.2.2种群和物种的保护: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
    9.2.3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设计与管理
    9.2.4景观尺度上的保护与管理
    9.3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管理
    9.3.1生物多样性监测
    9.3.2生物多样性管理
    9.3.3生物多样性立法和国际公约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10生态系统服务
    10.1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10.2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
    10.2.1生态系统的生产
    10.2.2产生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10.2.3传粉、传播种子
    10.2.4控制有害生物
    10.2.5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10.2.6土壤形成及其改良
    10.2.7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
    10.2.8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
    10.2.9休闲、娱乐
    10.2.10精神文化的源泉
    10.3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10.3.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经济学”意义
    10.3.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特征
    10.3.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类型
    10.3.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
    10.3.5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
    11.1生态系统健康
    11.1.1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内涵
    11.1.2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
    11.1.3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原则
    11.1.4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11.2生态系统管理
    11.2.1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11.2.2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11.2.3生态系统管理不同尺度的数据基础
    11.2.4生态系统变化的度量
    11.3美国太平洋西北部成过熟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11.3.1成过熟森林管理计划的发展历程
    11.3.2FEMAT的生态系统管理目标
    11.3.3FEMAT的生态系统管理参数
    11.3.4FEMAT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
    11.3.5空间尺度
    11.3.6实施体制
    11.3.7部门间和组织间的协调
    11.3.8社会经济管理参数
    11.3.9适应性管理
    11.3.10结论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12生态监测与生态评价
    12.1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12.1.1污染生态效应
    12.1.2污染生态效应发生的机制
    12.1.3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
    12.1.4环境污染的生态系统效应
    12.2生态监测
    12.2.1生态监测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12.2.2生态监测的分类
    12.2.3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
    12.3生态影响评价
    12.3.1生态影响评价的概念
    12.3.2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
    12.3.3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
    12.3.4生态影响评价的方法
    12.4生态风险评价
    12.4.1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
    12.4.2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
    12.4.3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13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
    13.1生态规划
    13.1.1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原则
    13.1.2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13.1.3景观生态规划
    13.2生态城市建设
    13.2.1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13.2.2生态城市建设内容和原则
    13.2.3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设模式
    13.2.4生态示范区建设
    13.3生态工程与技术
    13.3.1生态工程概述
    13.3.2湿地生态工程
    13.3.3道路绿化工程
    13.3.4植被恢复工程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14全球生态问题与生态**危机
    14.1全球生态问题
    14.1.1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
    14.1.2臭氧层破坏
    14.1.3土地退化与沙漠化
    14.1.4酸雨
    14.1.5水资源短缺
    14.1.6森林锐减
    14.2生态**危机
    14.2.1环境污染
    14.2.2生物入侵
    14.2.3转基因生物
    [课后复习]
    [课后思考]
    [**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