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书法篆刻艺术
隋朝的建立促进了南北文化的统一,为南北书风的融合奠定了基础。隋朝起实行的科举制度,试科中有书学一科,从制度上保证了书法的发展。隋代书法以文人书家为创作主流,以楷书为主要书体,石刻作品丰富,风格具有由六朝书法到唐代书法的过渡性特征。
唐代帝王对书法的重视与喜爱促进了书法事业的发展。唐初的书法风貌是在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风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书家如“初唐四家”。盛中唐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书法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势恢宏宽博并将书法与人格品质相贯通,颜真卿、柳公权是其中的代表。张旭、怀素将这种风气推向了**,成为浪漫写意书风的杰出代表。
一、书家与作品
智永及其《真草千字文》 隋��书法代表作《真草千字文》为南朝陈、隋年间僧人书法家智永传世代表作(图5—33)。智永,俗姓王,名法极,王羲之七世孙。善楷、草、行书,与其兄智楷闻名于陈、隋间。其书出自家法,乃王羲之书风之嫡传。《真草千字文》以真(楷)、草二体书写。后世多人受智永直接影响,如虞世南等。
现存的隋代碑刻以《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为代表(图5—34),字体虽为楷书,但仍留有隶意,是魏碑体到唐碑体发展的过渡特征。
初唐书法家 初唐书法家代表人物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崇尚王羲之书风,皆善楷书,致力于楷书法度的建立,且书风较近,故曾有“初唐四家”之称。但四人楷书又各有特色:欧书笔力险劲;虞书刚柔并重,温润清逸;褚书婉媚道劲,自成一家;薛书华俊绮丽。可谓同中有异,各具风采。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楷书源出汉隶,用笔凝练而含蓄,笔力险劲,结体内紧而外松,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图5—35),充分体现了欧阳询楷书特点,被视为“楷书法的极则”,为历代学书者楷模。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及《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