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二、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定位
南丹事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先由新闻记者揭露出来的重大**事故。
在这起事故的报道中,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虽面对风险和压力,
如履薄冰,但他们还是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出色地完成了调查采写任务。
实践表明,新闻媒体对南丹矿难事故的调查报道,为党**、国务院彻底查
清并严肃处理这起极其复杂的特大事故发挥了耳目和喉舌作用。正如朱镕基
总理对此事所作的评价:“如没有记者的揭露,就冤沉水底了”。带领**
调查组到现场调查的时任**经贸委主任李荣融也说:“感谢新闻媒体的新
闻监督”。可见,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和独特,而且是其
他监督渠道所无法取代的。那么,新闻媒体在灾难性事故的舆论监督中,究
竟应该作什么样的角色定位,如何才能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起码要做到以
下几点。
其一,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这个观点从表面
上看似乎比较空洞,比较虚,甚至有标语、口号之嫌,然而从新闻媒体对这
起南丹矿难事故的调查来看,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实实在在的分量
及其价值,它绝不是一句空话、大话。时下,新闻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
渠道之一就是由受众积极提供信息。南丹事故这一重要信息*先就是由几位
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群众在事故发生后相继向广西境内的多家新闻媒体举报的
。有关新闻媒体在接到举报后再根据这些线索展开调查和采访,而且在采访
过程中也正是依靠有关群众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依靠他们提供的大量有价值
的材料,才使得真相*终水落石出。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不仅仅
是南丹矿难事故,大量发生在社会基层的有价值的信息,都可能无法成为新
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对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这样一个道理——人民群众
始终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和代言人。在新闻舆
论监督系统中处于中间地位。只能代表舆论监督主体,但不能代替舆论监督
主体。新闻媒体只有依靠舆论监督的主体——人民群众,才能发挥新闻舆论
监督针砭时弊、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作用。当然,新闻媒体自身还须有较
强的权威性、社会公信力和较高的公众认知度,否则受众也不会主动向其提
供信息。这种权威性、公信力和认知度是在受众心目中逐渐确立起来的,同
时也是在新闻舆论监督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