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节 中国金融业发展及特点
二、金融调控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1984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银行职能,我国真正意义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开始逐步建立起来。l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l99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标志着金融宏观调控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为充分发挥利率在金融调控中的作用,l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党**、国务院的一系列重要央定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顺序进行。2004年lo月,存贷款利率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目标。2007年1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培育工作全面启动。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并不断完善流动性管理工具体系,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实行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贯彻“有保有压”的调控方针,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农民工、就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金融宏观调控已成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为维护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