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有技术,但不懂管理 中国好多企业的中高层主管,既没有在大企业做过管理,缺乏系统的 管理经验,又没有学过企业管理这门课,而是凭借从师傅、上级主管那里 学到的零星的、不系统的、不规范的经验进行管理。
这些管理人员有技术,分配给他的工作,他能干得非常漂亮。但是不 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会带团队,充其量只是一个善于单打独斗的 “武林高手”,却不能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激情充分调动起来 ,发挥出团队的强大力量。
有制度,但执行不下去 只要是企业,不管规模大小都有制度,但是我们自己检讨一下:每一 项制度都能落实到位吗?不一定。
很多时候制度只是写在本子上,锁在抽屉里,贴在墙壁上。怎样将制 度落实到行为当中去,真正产生效果,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
很多企业都印发了制度手册,如,考勤制度、生产管理制度、销售制 度、财务制度……各方面的制度一大摞,像天书一样。但是这些制度能不 能执行到位呢?很多企业能执行到位百分之四五十就不错了。这是中国很 多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部署任务后无人追踪、检查和考核 在大多数外资企业,任何一项任务都会有部署、有监督、有考核、有 奖罚,我们称之为任务追踪体系。但是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往往都是虎头 蛇尾,有部署没有检查;即使有检查也是走马观花,抓不住**;即使检 查出结果来了,也不能和执行人的绩效挂钩。所以,你检查的时候他就用 心去干,你不检查,他就流于形式。就像前几年出现的问题奶粉事件,当 初企业在争取免检证时,可能产品质量是合格的,但是一旦免检了,没过 几年就出问题了。这就是因为企业没有一套工作目标或产品品质追踪体系 ,结果造成工作当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一抓就紧,一放就松。
工资大锅饭 好多民营企业,特别是成立十几年的企业,由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没有时间去搞规范化管理,结果导致员工做**和尚撞**钟,积极性上 不去,绩效也上不去。其根源就是薪酬分配体系不合理。
比如说工资,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员工生存的保障。
岗位工资:其数额由岗位系数决定,岗位系数不同,岗位工资也会不 一样。
绩效工资:每个员工每年干了多少工作,每一项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 ,打完分后,和其绩效工资挂钩。
福利补贴:包括各种补贴。
但是在很多企业里,员工的工资每月都是固定的。举个例子,办公室 主任一个月2000元,��是他干到什么程度拿2000元?干不好怎么降?干好 了怎么升?没有一套升降体系,能改变工资的也只有考勤一项,这个月迟 到两次,或者请假**,扣点儿钱,基本上是拿1800元或者1900元左右。
好多企业部门的主管说:“照这样,我还不如不干,干得越多差错也就越 多,罚得也就越多”。事实的确如此,一些企业陷入管理的怪圈,即罚多 奖少,多干活的人反而罚得多,少于活的人却因没犯错误而不受损失。照 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多干呢? 因此,根据我们的判断,部门主管在工作当中所发挥的潜能大约只占 到他所有潜能的30%,甚至有些还不到30%。可以说,每一个部门主管至 少还有70%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也就是一个人只发挥了1/3的作用。如果 绩效考核搞好了,可以使每个人的工作绩效或者是执行力提高至少3倍。
由此可见,其实用不着整天去挖人才、去招聘人才,而需要多想一想 ,我们现有的人力资源利用好了吗?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掘了吗?他们的职 责分配清楚了吗? 不内部挖潜,盲目地从外边招聘,这是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你招的人越多,则人员成本就越高。比如,你招进 一个人,给他一个月发2000元,一年就是2万多元,这叫显性成本,是你能 看得见、算得出来的。而他的隐性成本则是他工资的3~5倍,隐性成本包 括提供给他的办公场所、对他的管理以及他的错误成本等,这些都是看不 见、轻易也算不出来的。
总之,如果企业没有一套规范的薪酬分配体系,就会导致工资大锅饭 ,导致人浮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