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五德,立身成名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解读
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种思想体系是浑然一体的,不可分离。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种不同的道德标准,分开来看,似乎是毫不相连的,但用在做人的道理上却是合而为一的。
这五方面都是精神方面的,即所谓的人的修养问题。黄石公认为,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同时具备这五种品德的人,才是至善至美的人。后世的人也对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进行了总结,在《大学》(治国安邦的学问)中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列在一起,可见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也十分的重视个人修养,即“内省”,儒家所提倡的“仁者**”、“得人心者,得天下”等,都是用精神上的指引者来带动影响社会。
黄石公之所以选择张良作为自己衣钵的传承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个人素质。虽然没有历史记述黄石公以前是否认识张良,但他应该是很仔细地观察过张良,并通过*后一次的实地考察,*终选中了张良。
据《史记》、《汉书》记载,张良本是韩国的**,在秦灭韩之后,他意图光复韩国,于是结交刺客。在刺杀秦王失败后,逃亡到下邳隐姓埋名,藏匿起来。也正是在此时期,张良得到了黄石公的赏识,得到了《素书》这本书,*后得以辅佐刘邦平定关中,计破蛲下,鸿门斗智,计谋天下。汉朝建立后,张良画箸阻封,奇谋制韩,劝都关中,以及在汉朝稳定之后假托神道,功成身退的明哲保身的行动中都透露着智慧之光。张良曾使用“小怨不赦,大怨必生”这条计谋,劝说汉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安抚了开国的功臣,避免内乱。因而刘邦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后世把张良的这些功绩皆归于《素书》。
张良能得到《素书》,也是颇具周折。虽然事情很简单,但是如若落在平常人身上,也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涵养。故事是这样的,隐居在下邳的张良在桥上散步时,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老者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帮我下去把鞋捡上来!”面对老人的无礼,张良有些恼怒,但见老人年事已高,便忍怒拾起鞋子递给他。老者却得寸进尺,只是��脚伸出来了。张良更是气愤,但反过来一想,既然已经替他拾来了鞋子,现在给他穿上又能怎样,于是便跪下给他穿鞋。老人含笑而去,不一会儿又返回来说道:“你这人还不错,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去了。老者已经先在那里了,老者见到张良生气地说:“跟老人家约会,应该早点来,你比我来得还晚是什么道理。”之后愤愤而去,并再次要他五天以后再来。又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就去了,发现老者又先到那里了。于是,又有了五日之约。这一次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他刚到桥边不久,就发现老人蹒跚而来。这一次老者很高兴:“这样才对。”随即拿出一部书,日:“读是则为**师。”意思就是,如若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甚至可以辅佐帝王治理天下。这就是所谓的“圯桥授书”,张良苦读此书,尽得黄石公的真传。
在秦末农民起义时,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王朝,并化解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军事、经济危机,在楚汉相争的复杂局面里,总能化险为夷。而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又巧妙地跳出权力之争的旋涡,这一切都出自于《素书》的智慧。
在《素书》中提到的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者可以说是中国人文思想的至高境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基础。以道为本,以德为用,以仁济世,以义处事,以礼待人,可以说这就是处世治国的根本,谋术、权变的准绳,涉世、立身的起点。
在中国历朝历代用于治国安邦的思想体系中,道、德都是*根本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就是说由于世风日下,人们离天道本有的和谐、**越来越远,矫情、伪饰代替了先天的淳朴、自然,所以不得不用伦理道德来约束世人;而当道德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只能用仁爱来挽救;当仁爱之心日渐淡薄之时,就要伸张正义,当正义感也丧失殆尽后,就只能用法规礼制来约束民众了。
因此,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是天道在不同时机,不同形式下权变而使用的结果,实际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说法和解释。
黄石公的执行概念是朴实的,那就是要遵守行为准则,建立秩序,这就是“礼”。
遵循天道9万物可知
原文: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之间)。大而八纺之表,小而芒(纤)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解读
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道”就是人们所履行的,使万事万物不断处在它的运动变化之中,却不知道它们运动变化的由来。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是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它揭示了宇宙中事物间的关系,是人们处世必须遵循的原则。人们都在无意识之中遵循着这些自然规律,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也是这样。老子提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不妄为,也就是不违背自然的规律,不违背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无不为就是遵循客观规律而为之,做到这些就可以无所不为,也就是说什么都可以做。人们在无意识中遵循规律,很容易导致偏离所应遵循的规律,难免在看待问题时有偏差,以偏概全。
据说曾有个楚国人,生活比较清贫,偶然的机会读到《淮南子》,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让他深受启发。故事讲述的是当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住了身体,这样可以轻易捕捉住自己的食物。于是这个天真的楚人便认为既然螳螂窥伺蝉时树叶可以隐身,那么使蝉隐身的那片树叶似乎也可以为他所用。他决定试一试,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哪片才是可以隐身的树叶呢?楚人便收集了大量的树叶回家,一片一片地尝试。这样过了**,楚人的妻子被他问得烦了,不胜其扰,当他再次拿起一片树叶时,便回答说“看不见了”。楚人大喜,便带着这片树叶明目张胆地去拿别人的东西,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扭送到了官衙,县官听完缘由便大笑着把他当做傻子释放了。这就是所谓的“楚人隐形”,也即是“一叶障目”。
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发人深省。有光线,人就会看见物体,楚人妄图隐形,但他不懂这种自然规律是无法违背的,即使是在当今社会,隐形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也未能实现。而盲人摸象的故事就更加形象,明白清晰地证实了这一点。其实,道包容在万象当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动静休止,言谈仪表,以致大到无边无际的宇宙,小到纤细的草籽内核,哪里没有道体的存在呢!人们虽然时时刻刻离不开它,事事处处都在运用它,但是却不知道它的奥妙所在。
其实,道具体又分为天道、地道、人道,蕴意丰厚。粗略理解为,四时为天道,万物为地道,礼制为人道。比如,天有四时,在某一时,就要遵循某一时的规律,人和万物都无一例外。冬天就要裘衣皮袍,皮毛裹体,而不可薄纱护身,褪毛乘凉。道是一种抽象的自然规律,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天下无不在它的掌握之中。要想不为其所制,而使其为我所用,便须找到其核心。中国自古所制定的农历和二十四节气歌,即是根据天时而来。而中国古代的礼制,便是规定的人伦纲常。民众若能遵循道的规律,也用不着法令之类,会自动达到一种均衡。但是在懵懂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做。这就需要有一些条文性的规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哪些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这样来规范人类的行为,就像百川归大海一样,使人们在行动上能寻找一个正确方向。
宇宙和人世并非独立的,而是相互感应、相辅相成的,古代的圣人、先贤们都能够心领神会,并尽心竭力地去顺天行事。比如说,帝尧十分恭敬地顺应上天的法则,就像敬畏上帝一样;舜遵天道顺应人事,而建立了七大政治制度,为后人所用;大禹依据山川自然地理的实际情况,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傅说曾经向武丁讲述过天道运行的自然原则,才使商朝得以中兴;周文王将天道的规律与人间法则结合起来,才推演并发展了八卦;周公旦效法天地四时的规则,建立了春夏秋冬四官,同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负责调和阴阳;孔子觉得天理人道太过奥妙,所以有不谈“怪力乱神”之说;老子却将其概括为“无”与“有”两个概念。在道的规制、引导下,人们自然而然地行事,一切皆水到渠成,达到无为而治。
《阴符经》里说:“了然了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领悟了万物一体的规律,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自然物我同一,此刻天地之间,人世之内,万事万物的一切变化,统统藏于胸臆,任我主宰。更何况类似刑罚、名实、制度等,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呢!顺应天道的规律做什么都会容易,违背天道的原则,就会寸步难行。
P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