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请论语走下神坛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请论语走下神坛

  • 作者:邹纪孟
  •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 ISBN:9787507422979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1日
  • 页数:275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本书将《论语》中抽象精深的道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俗事结合起来,让读者更深入理解接受论语,让论语走下神坛,走下文坛,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让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有了论语的提升而更健康、高雅。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将让人敬畏的“论语”变得平易近人,于是《论语》由原本的灰色变成了有温度的彩色,让我们的普罗大众温暖的浸润其中。
    文章节选
    第二章 培养弱者的教科书——《论语》核心思想的困惑
    二、礼治与礼教——礼的困惑
    (一)修补与禁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由于是《论语》开宗明义的**句,中国人无论读书与否,对它都耳熟能详。“学”什么呢?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中有所谓“六艺”,即礼、乐、御、射、书、数,这是入门教育;还有所谓“六经”,即《礼》、《乐》、《诗》、《书》、《易》、《春秋》,这是**教育。二者之间有三项相同,即“礼”、“乐”、“书”。需要说明的是,“六艺”中的“书”,是书写,即书写的能力,而“六经”中的“书”,是《书经》,也称《尚书》,是经孔子整理过的一部典籍,彼此并不相干。因此相同的,只有“礼”、“乐”两项,礼乐一体,乐是与礼相配合的,附属于礼,所以后来“乐”便从“六经”中消失了,“六经”,变成了“五经”。这样,我们发现,无论是入门教育,还是**教育,“礼”都是不可或缺的,“礼”是孔子教学内容的**,贯穿于他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论语》言“礼”凡三十八章,“礼”字出现七十三次。“学礼,复礼,传礼,是孔子思想体系和一生活动的主线。”(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
    什么叫“礼”?
    管子的解释是:“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管子·五辅》)
    荀子的解释是:“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知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篇》) 《礼记》的解释是:“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朱熹的解释简单明白:“人事之仪则。”(《论语集注》)
    所有这些解释都表明,所谓“礼”,即处理政治、军事、外交、婚姻、丧葬、祭祀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准则,举凡人与人的尊卑、贵贱、长幼、上下、男女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天地鬼神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种种关系,都要由礼来加以规定、指导、限制。礼仪三千,纷繁复杂,它通过各种制度、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具的区别来体现。例如,包括皇帝在内的各种不同级别官员,每一级都有多大的权力、领取多少俸禄,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举行祭祀、丧事、喜庆等各种不同仪式,用什么样的规格,以致住多大的房子,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等等,都由礼来加以规定��所谓“礼”,概括说来,就是“等级制度”的体现。
    孔子对“礼”情有独钟,早在儿时,他就好在自家胡同里,摆弄些盘盘罐罐,模仿古人种种礼仪,作为游戏。他后来也就是以此起家的。但,什么是“礼”?不要说今天,就是与孔子同时的人,都已不十分了然。就在孔子向齐景公发表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番高论,齐景公有意聘用孔子时,齐相晏婴就说:“自大贤之后,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礼”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样式,无论是《论语》,还是其他先秦典籍,都语焉不详。后世流传的“五经”中,有三本关于“礼”的书:《礼记》、《周礼》、《仪礼》,但那似乎都与孔子关系不大,是战国以后的人编纂的。我们这里谈礼,只能从《论语》中关于礼的只言片语,看一看孔子所谓的礼,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孔子为了“复礼”,究竟干了些什么。
    1.徒劳的修补
    周王朝建立了,王朝的更迭,必然要面临一次新的权力再分配,姬姓(周王姓姬)的老少爷们,自然要享有大权,那些参与伐纣的八百诸侯也要分一杯羹,就是已经被消灭了的殷商旧族,也得给个落脚之地。如何治理呢?治国之道,无非是文武两手,用当时人的话说,即礼治,或者力治。周朝的建国者,何尝不希望力治,他们的江山便是通过血流飘忤的战争夺得的。建国后不久,周武王就辞世了,继位的成王年幼,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的周公姬旦摄政,姬氏的哥儿们不干了,管叔、蔡叔便联合被消灭的殷王朝旧势力发动了一次叛乱,周公不得不率部东征,叛乱倒是镇压下去了,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周人灭商,是以小胜大,创业难,守业更难,以一个偏僻小邦,去经营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国地盘,那么辽阔的国土,那么多的势力集团,那么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如果一味的武力镇压,肯定力不从心,而且从此国无宁日,说不定到手的江山还会得而复失。力治,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怎么办?周公决定实行礼治。怎么个治法?几条:
    一是诱之以利,利益均沾,即分封制,就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附属国,用以拱卫周王室。受封的主要是亲族、功臣、先代**等。例如,周公将自己的儿子伯禽封到鲁,将大功臣姜尚封到齐,将殷王室旧族封到宋……这就是所谓“封邦建国”。
    二是动之以情,感情拉拢,周公利用血缘关系,首先将姬姓家族连在一起。夏、商两个王朝,在王位继承上,采用的是“兄终弟及”的制度,这种方式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当兄弟几个都轮完了,*后总得往下一辈传,传给谁的儿子呢?不好办。周公决定改为“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其余老二、老三等庶子,也别亏着,封他们为诸侯,照样有土地,有百姓,在自己的地盘上,一切财赋收入都归自己,有自己的军队、官员,他们对天子为小宗,但,在本国他们也是为大宗,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老二、老三等庶子,称为卿,或卿大夫,这就是所谓的“宗法制”,卿之下,还有替他管理家务的家臣等。这就是所谓“宗法制”。周王朝的开创者,就是想用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将姬姓老少爷们拧成一股绳。
    三是约之以礼,这就是所谓的“制礼作乐”了。分封制,或者宗法制,*终都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卿大夫”这样一个个利益大小不等的权力集团,这就是等级制度,家臣以及家臣之下的庶民,虽然不在宗法制的范围之内,但,却是等级制中的构成部分。使这种等级界限清晰而森严,每个等级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便是礼乐的目的了。“礼”就是以外在的形式,将等级制制度化、具体化,使等级制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掌控的东西。礼的主旨,就是用以区别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男女、贵贱等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之人的权力、义务和立身行事的准则。所以孔子说:“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大戴礼记》)
    “礼”的内容真是包罗万象,大致说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典章制度之礼。这都是一些硬性规定,而且是可以物化、外化的,举凡统治疆域的大小,子民的多少,都城、宫殿建筑的规模,服饰、车马的颜色、纹饰,以及人物的称谓、用语等等,都明确的规定下来。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天子统治的疆域,公侯的疆域大约方圆一百里,伯爵方圆七十里,子爵、男爵方圆五十里等等;再说住房,天子宫殿的台基高九尺,诸侯高七尺,卿大夫高五尺,士高三尺等;再说讨老婆,天子可以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诸侯以下递减;就连老婆的称呼也不一样,天子的老婆叫“后”,诸侯的老婆叫“夫人”,卿大夫的老婆叫“孺人”,士的老婆叫“妇人”,老百姓的老婆叫“妻”;甚至连“死”的叫法都不一样,天子死了叫“崩”,诸侯死了叫“薨”,卿大夫死了叫“卒”,士死了叫“不禄”,老百姓死了才叫“死”;死了以后,天子入殓要套一百套衣服,诸侯七十套,卿大夫五十套,士三十套;天子死了,要停丧待葬七天,七个月以后才安葬(也不怕臭了!),诸侯、卿大夫逐次递减二天、二月……
    二是人际交往之礼。首要的是君臣之礼,其他如“男女父子兄弟”如何相处,如何交往,都有一套礼数,“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礼记》),“男女授受不亲”也是这种礼的内容之一,按照礼的规定,如果已经出嫁的姊妹回娘家,兄弟是不能与她们同席而坐,同器而食的……
    三是宗庙祭祀之礼。比如说吧,同样是祭祀,天子可以祭祀天地山川,而诸侯只能祭祀社稷者之神;又如祭祀祖先,天子可以给七代的祖先立宗庙,诸侯只能上五代,卿大夫上三代,士上一代,老百姓只能在家中祭祀……
    四是立身行事之礼。所谓“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乡党》一篇,多写的是这种礼,如“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
    打个比方说,所谓“礼”,不过是一道道篱笆圈,篱笆圈的大小,由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身份的贵贱而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身份越尊,篱笆圈就越大,越松弛,反之,就越小、越紧固,处于这个篱笆圈**的是“庶人”,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与他们是无干的,但是,由于处在篱笆圈的**,所以也是被礼禁锢得*牢靠的人。孔子将这种篱笆圈视为神圣的,不可逾越的,谁要是逾越了,他就痛心疾首,就大动肝火,就大张挞伐。可是,在孔子时代,这种逾越是越来越多了。
    《论语·八佾》一章,多次涉及这类事情。
    ……
    目录
    **章 徒子徒孙的断烂笔记——《论语》文本的困惑
    一、后人捉刀的二手材料
    (一)孔子的尴尬
    (二)孔子会认可吗
    (三)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二、编辑粗糙
    (一)编排无序
    (二)语多重复
    (三)费解多有
    三、内容芜杂
    (一)不得要领
    (二)语焉不详
    (三)闲话不少
    (四)其他
    四、歧义丛生
    (一)章句、义理歧义示例
    (二)历史事实认定的歧异
    (三)孔子、孔学及《论语》核心思想的歧议
    第二章 培养弱者的教科书——《论语》核心思想的困惑
    一、“述而不作”与“存而不论”——“学”的困惑
    (一)“述而不作”,贻害千秋
    (二)《论语》与“李约瑟难题”
    二、礼治与礼教——礼的困惑
    (一)修补与禁锢
    (二)“和”是历史的艰难追求
    (三)只有不“克己”,才能真“复礼”
    三、弱者的人生哲学——德的困惑
    (一)“德”的缺失
    (二)谁是君子
    (三)生得未必伟大,死得颇为壮烈——儒家的英雄模式
    四、仁,一个历史的幻梦——仁的困惑
    (一)“爱人”不是仁人的特权
    (二)一个导致专制的命题
    (三)仁者难以治天下
    (四)“没有内圣,只有外王”是历史的铁律
    五、一个永恒的鸟托邦——政的困惑
    (一)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
    (二)犯上作乱是历史的必然
    (三)否定前任是历史的普遍现象
    第三章 孔子是个失败者——孔子行状的困惑
    一、暴君、圣人原本是一家
    二、无道时代的两难选择
    三、孔子也杀人
    四、孔子帮助乱党
    (一)阳货
    (二)公山弗扰
    (三)佛胖
    五、各行其是的弟子们
    (一)一事无成的乖学生——颜回
    (二)好提意见的莽学生——子路
    (三)我行我素的棒学生——冉求
    (四)敢持异议的“坏”学生——宰我
    第四章 治天下者的表与里——《论语》“修齐治平”的困惑
    一、挂羊头卖狗肉的汉武帝
    二、“乱我家者太子也”
    三、汉代中国的孔夫子——王莽
    四、刘秀的歧途
    五、不孝不悌的曹丕
    六、注释《论语》的皇帝出家为僧
    七、谁是唐朝帝王的真爱
    八、赵普如此治天下
    (一)“陈桥兵变”的主谋
    (二)“杯酒释兵权”的策士
    (三)以权谋私的政客
    (四)陷害廷美的元凶
    九、欺世盗名的宋真宗
    十、孔子走红于夷狄之君
    结语
    编辑推荐语
    本书通过深入地研究历史,引经据典,描述了《论语》从诞生到走向神坛的历史进程,论述了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历史名人对《论语》的不同评价,比较客观地勾画出了《论语》的全貌,从而使人们可以对《论语》有一个比较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对《论语》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