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养弱者的教科书——《论语》核心思想的困惑
二、礼治与礼教——礼的困惑
(一)修补与禁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由于是《论语》开宗明义的**句,中国人无论读书与否,对它都耳熟能详。“学”什么呢?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中有所谓“六艺”,即礼、乐、御、射、书、数,这是入门教育;还有所谓“六经”,即《礼》、《乐》、《诗》、《书》、《易》、《春秋》,这是**教育。二者之间有三项相同,即“礼”、“乐”、“书”。需要说明的是,“六艺”中的“书”,是书写,即书写的能力,而“六经”中的“书”,是《书经》,也称《尚书》,是经孔子整理过的一部典籍,彼此并不相干。因此相同的,只有“礼”、“乐”两项,礼乐一体,乐是与礼相配合的,附属于礼,所以后来“乐”便从“六经”中消失了,“六经”,变成了“五经”。这样,我们发现,无论是入门教育,还是**教育,“礼”都是不可或缺的,“礼”是孔子教学内容的**,贯穿于他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论语》言“礼”凡三十八章,“礼”字出现七十三次。“学礼,复礼,传礼,是孔子思想体系和一生活动的主线。”(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
什么叫“礼”?
管子的解释是:“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管子·五辅》)
荀子的解释是:“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知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篇》) 《礼记》的解释是:“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朱熹的解释简单明白:“人事之仪则。”(《论语集注》)
所有这些解释都表明,所谓“礼”,即处理政治、军事、外交、婚姻、丧葬、祭祀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准则,举凡人与人的尊卑、贵贱、长幼、上下、男女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天地鬼神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种种关系,都要由礼来加以规定、指导、限制。礼仪三千,纷繁复杂,它通过各种制度、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具的区别来体现。例如,包括皇帝在内的各种不同级别官员,每一级都有多大的权力、领取多少俸禄,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举行祭祀、丧事、喜庆等各种不同仪式,用什么样的规格,以致住多大的房子,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等等,都由礼来加以规定��所谓“礼”,概括说来,就是“等级制度”的体现。
孔子对“礼”情有独钟,早在儿时,他就好在自家胡同里,摆弄些盘盘罐罐,模仿古人种种礼仪,作为游戏。他后来也就是以此起家的。但,什么是“礼”?不要说今天,就是与孔子同时的人,都已不十分了然。就在孔子向齐景公发表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番高论,齐景公有意聘用孔子时,齐相晏婴就说:“自大贤之后,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礼”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样式,无论是《论语》,还是其他先秦典籍,都语焉不详。后世流传的“五经”中,有三本关于“礼”的书:《礼记》、《周礼》、《仪礼》,但那似乎都与孔子关系不大,是战国以后的人编纂的。我们这里谈礼,只能从《论语》中关于礼的只言片语,看一看孔子所谓的礼,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孔子为了“复礼”,究竟干了些什么。
1.徒劳的修补
周王朝建立了,王朝的更迭,必然要面临一次新的权力再分配,姬姓(周王姓姬)的老少爷们,自然要享有大权,那些参与伐纣的八百诸侯也要分一杯羹,就是已经被消灭了的殷商旧族,也得给个落脚之地。如何治理呢?治国之道,无非是文武两手,用当时人的话说,即礼治,或者力治。周朝的建国者,何尝不希望力治,他们的江山便是通过血流飘忤的战争夺得的。建国后不久,周武王就辞世了,继位的成王年幼,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的周公姬旦摄政,姬氏的哥儿们不干了,管叔、蔡叔便联合被消灭的殷王朝旧势力发动了一次叛乱,周公不得不率部东征,叛乱倒是镇压下去了,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周人灭商,是以小胜大,创业难,守业更难,以一个偏僻小邦,去经营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大国地盘,那么辽阔的国土,那么多的势力集团,那么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如果一味的武力镇压,肯定力不从心,而且从此国无宁日,说不定到手的江山还会得而复失。力治,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怎么办?周公决定实行礼治。怎么个治法?几条:
一是诱之以利,利益均沾,即分封制,就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附属国,用以拱卫周王室。受封的主要是亲族、功臣、先代**等。例如,周公将自己的儿子伯禽封到鲁,将大功臣姜尚封到齐,将殷王室旧族封到宋……这就是所谓“封邦建国”。
二是动之以情,感情拉拢,周公利用血缘关系,首先将姬姓家族连在一起。夏、商两个王朝,在王位继承上,采用的是“兄终弟及”的制度,这种方式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当兄弟几个都轮完了,*后总得往下一辈传,传给谁的儿子呢?不好办。周公决定改为“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其余老二、老三等庶子,也别亏着,封他们为诸侯,照样有土地,有百姓,在自己的地盘上,一切财赋收入都归自己,有自己的军队、官员,他们对天子为小宗,但,在本国他们也是为大宗,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老二、老三等庶子,称为卿,或卿大夫,这就是所谓的“宗法制”,卿之下,还有替他管理家务的家臣等。这就是所谓“宗法制”。周王朝的开创者,就是想用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将姬姓老少爷们拧成一股绳。
三是约之以礼,这就是所谓的“制礼作乐”了。分封制,或者宗法制,*终都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卿大夫”这样一个个利益大小不等的权力集团,这就是等级制度,家臣以及家臣之下的庶民,虽然不在宗法制的范围之内,但,却是等级制中的构成部分。使这种等级界限清晰而森严,每个等级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便是礼乐的目的了。“礼”就是以外在的形式,将等级制制度化、具体化,使等级制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掌控的东西。礼的主旨,就是用以区别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男女、贵贱等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之人的权力、义务和立身行事的准则。所以孔子说:“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大戴礼记》)
“礼”的内容真是包罗万象,大致说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典章制度之礼。这都是一些硬性规定,而且是可以物化、外化的,举凡统治疆域的大小,子民的多少,都城、宫殿建筑的规模,服饰、车马的颜色、纹饰,以及人物的称谓、用语等等,都明确的规定下来。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天子统治的疆域,公侯的疆域大约方圆一百里,伯爵方圆七十里,子爵、男爵方圆五十里等等;再说住房,天子宫殿的台基高九尺,诸侯高七尺,卿大夫高五尺,士高三尺等;再说讨老婆,天子可以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诸侯以下递减;就连老婆的称呼也不一样,天子的老婆叫“后”,诸侯的老婆叫“夫人”,卿大夫的老婆叫“孺人”,士的老婆叫“妇人”,老百姓的老婆叫“妻”;甚至连“死”的叫法都不一样,天子死了叫“崩”,诸侯死了叫“薨”,卿大夫死了叫“卒”,士死了叫“不禄”,老百姓死了才叫“死”;死了以后,天子入殓要套一百套衣服,诸侯七十套,卿大夫五十套,士三十套;天子死了,要停丧待葬七天,七个月以后才安葬(也不怕臭了!),诸侯、卿大夫逐次递减二天、二月……
二是人际交往之礼。首要的是君臣之礼,其他如“男女父子兄弟”如何相处,如何交往,都有一套礼数,“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礼记》),“男女授受不亲”也是这种礼的内容之一,按照礼的规定,如果已经出嫁的姊妹回娘家,兄弟是不能与她们同席而坐,同器而食的……
三是宗庙祭祀之礼。比如说吧,同样是祭祀,天子可以祭祀天地山川,而诸侯只能祭祀社稷者之神;又如祭祀祖先,天子可以给七代的祖先立宗庙,诸侯只能上五代,卿大夫上三代,士上一代,老百姓只能在家中祭祀……
四是立身行事之礼。所谓“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乡党》一篇,多写的是这种礼,如“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
打个比方说,所谓“礼”,不过是一道道篱笆圈,篱笆圈的大小,由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身份的贵贱而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身份越尊,篱笆圈就越大,越松弛,反之,就越小、越紧固,处于这个篱笆圈**的是“庶人”,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与他们是无干的,但是,由于处在篱笆圈的**,所以也是被礼禁锢得*牢靠的人。孔子将这种篱笆圈视为神圣的,不可逾越的,谁要是逾越了,他就痛心疾首,就大动肝火,就大张挞伐。可是,在孔子时代,这种逾越是越来越多了。
《论语·八佾》一章,多次涉及这类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