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导论
**节 目的与效用
一、描述性(descriptive)
二、探索性(exploratory)
三、解释性(explanatory)
第二节 种类与特质
一、横剖性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二、纵贯性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第三节 科学方法之应用
第四节 统计技术与计算机之重要性
第二章 总体规划
**节 界定目标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分析单位
第三节 资料搜集方法与工具
第四节 开支预算
一、工作人员薪金
二、物料支出
三、抽样费用
四、交通、联络费用
五、计算机分析费用
六、杂项和其他支出
第五节 人力需求
一、办公室人员
二、实地工作人员
第六节 日程安排
一、准备阶段
二、实行阶段
三、总结阶段
第七节 研究提案
一、导论
二、文献参考及探索性研究
三、主要关注的事项
四、方法应用
五、预算
六、其他
第三章 样本设计
**节 基础认识
一、抽样原因
二、基本词汇
三、工作历程
四、设计准则
五、概率(probability)·非概率(non-probability)样本
第二节 基本概率抽样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二、等距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三、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四、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五、多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多期抽样(multi-phase sampling)
六、实际应用
第三节 抽样调查常遇到的问题
一、样本大小(sample esize)
二、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三、抽样(sampling)误差·非抽样(non-sampling)误差
第四章 问卷设计
**节 问卷之作用
第二节 类 型
一、结构型(structured)
二、较无结构型(less structured/unstructured)
第三节 处理方法
一、当面访问(face-to-face interview)
二、自填问卷(self-administered)
三、邮递(mailing)
四、电话访问(telephone interview)
第四节 设计准则
一、内容考虑
二、词句运用(wordings)
三、语言(language)适当
四、时间范围
五、问题结构·提问方法
六、答案类别(response categories)·预编码(precoding)
七、编排与版式
第五节 问卷测试(pretest)
第五章 指数及尺度之制作
**节 量度之困难及缺点
一、定类(nominal)
二、定序(ordinal)
三、定距(interval)
四、定比(ratio)
第二节 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
一、信度检定
二、效度检定
第三节 复合分数(composite scores)之应用
一、单一指标或多项指标的选择
二、分数之给定问题
三、缺失资料(missing data)之处理
四、效用检定
���四节 类型法(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第五节 指数法(indexing)
第六节 尺度法(scaling)
一、利氏尺度法(Likert Scale)
二、格氏尺度法(Guttman Scale)
三、瑟氏尺度法(Thurstone Scale)
四、语意差度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第六章 实地工作及资料收集
**节 准备工作
一、先导研究
二、访问员之招聘及训练
三、文件及记录
四、接触被访者
第二节 执行实访
一、实地工作站之设立
二、人员调配和协调
三、分发工作及问卷回收
四、正确及详尽之记录
五、突发事件及处理
第三节 无回应(non-responses)之问题
一、无法与被访者接触
二、拒答
第七章 资料整理及分析
**节 资料整理
一、校订(editing)
二、编码(coding)
三、资料的输入(entry)及净化(cleaning)
第二节 统计分析
一、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
二、推论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之应用
第八章 撰写调查报告
**节 研究主题
第二节 调查方法
第三节 资料处理
第四节 结果及发现
第五节 阐释及讨论
第九章 调查质素之判别
**节 抽样调查之局限性
第二节 工作态度及立场
第三节 目的与主题
第四节 应关注之技术性问题
一、调查方法
二、资料整理及分析
三、结果之报道和阐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