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节 从心理**到精神探索
第二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界定和误解的澄清
一、什么是超个人心理学
二、一些误解及其澄清
第三节 超个人心理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超个人体验是一种自我的心声和直觉感受
二、超个人境界是创造力的*高水平
三、超个人的发展是借助高峰体验实现的
第二章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到超个人心理学——历史的演进
**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第四种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的抗争
一、某些心理现象的分歧和争论
二、关于研究倾向的争论
三、超个人心理学的心理学思考
第三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思想渊源和组织发展
一、东学西渐——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二、超个人心理学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章 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基本概念
**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一、超越性
二、广泛性
三、深刻性
四、**性
五、精神性
六、意义性
第三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超个人自我
二、致幻剂研究
三、意识的发展水平与阶段
四、个人与社会
五、宗教与异教
六、跨文化研究
七、转换的意识状态
第四章 超个人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
**节 格罗夫的超个人心理学观点
一、人类心灵的图谱
二、心理**观点
三、超个人意识观
第二节 维尔伯的超个人心理学观点
一、精神的整合
二、整合心理学的理论内核及其功能
三、意识的发展层次和四象限模型
第三节 塔尔特的超个人心理学观点
一、对精神世界的科学研究和对唯科学主义的批评
二、针对不同的意识状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对精神境界的理想追求
第四节 沃什的超个人心理学观点
一、超个人心理学视野中的自我观
二、心理学的整合观
三、与存在心理学的争执
第五章 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观
**节 意识的理论观点
一、自我体验和自我觉知的神经科学观
二、意识状态的维度
三、转换的意识状态
第二节 意识的表现形式
一、意识的迷醉状态
二、原意识状态
三、转换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 走近转换的意识状态
一、通过沉思走向寻访转换的意识状态之路
二、通过生物反馈探索意识状态的机理
第六章 超个人心理学的心理**观
**节 什么是超个人心理**
第二节 超个人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精神成长原则
二、“****”原则
三、超越性原则
四、整体性原则
五、多样性原则
六、发展性原则
第三节 超个人心理**的主要理论
一、维尔伯的意识谱理论
二、格罗夫的意识地图理论
三、沃什本的新荣格理论
四、阿里的钻石理论
第四节 超个人心理**的技术与方法
一、超个人心理**的基本态度和倾向
二、超个人心理**的技术与方法
第七章 超个人心理学的道德观
**节 相互联系的超个人心理学和道德
一、道德虚无主义的现状需要超个人心理学的介入
二、道德认知发展为超个人道德理论提供思想基础
三、道德问题是超个人心理学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一个问
第二节 维尔伯的道德发展观
一、四象限模型对道德的定位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道德观
第三节 丹尼斯的道德善恶观
一、���种恶的定义
二、恶的解决办法
第四节 超个人心理学道德观的应用及其评价
一、超个人心理学和环境道德
二、超个人心理学和道德教育
三、对超个人心理学道德观的评价
第八章 对超个人心理学的理性思考和展望
**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问题与挑战
一、概念与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二、与其他学派的沟通和融合
三、研究队伍的纯洁性问题
第二节 关于超个人心理学的科学性思考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科学领域
二、对超个人心理学科学性的质疑和回应
三、超个人心理学的科学努力
四、正确处理科学研究的几对关系
第三节 对超个人心理学未来走向的展望
一、走向精神心理学
二、走向应用心理学
三、走向更广泛的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