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QQ咨询:
有路璐璐:

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 作者:郭清香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56803
  •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01日
  • 页数:359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伦理来源于生活。人们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伦理。在原始农耕时代,人们聚族而居,家庭和家族是日常生活的界限,因而便有宗法伦理。之后部落、部落联盟乃至**出现,政治生活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有了政治伦理。同样,因有恋爱、婚姻生活而生性伦理,因有物品交换和商品交易而生商业伦理,因有网络活动而生网络伦理等等。一切伦理,莫不起自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说,伦理是调节人类社会伦理关系和范导人类实际生活的规则;合伦理生活是生活的理想性的样态。 生活的主体是人,而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文化传统中的人。因此,特定人群所遵守的伦理和合伦理的生活也总是有其局限性的,总是一种相对的善。如何使这种相对的善不断地得到提升?除了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对于伦理的认识之外,似乎把不同人群的伦理和伦理生活加以比较是**的途径。实际上,比较是获得更高善的方法。人类的伦理道德就是在个体与个体、家庭与家庭、人群与人群的交往和比较中不断前进的。没有了交往和比较,善之树必将变得日益枯萎。
    民国时期(1911-1949)中国基督教学者与儒教学者应对于时代伦理思潮所提出的问
    目录

    导论
    **节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一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通
    二 民国时期的基督教
    第二节 儒教的宗教性质问题
    一 儒教问题的争论
    二 儒教之为宗教
    三 儒教在民国
    第三节 伦理比较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比较的原则
    二 比较的模式
    三 比较的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主旨与思路
    一 论证的目的和意义
    二 论证的主旨和思路
    **章 **超越论
    **节 上帝与人
    一 对上帝的中国式理解
    二 神入贯通说
    三 重释性罪论
    四 赎罪与自我超越
    第二节 天道与人
    一 原儒之天与新儒之天
    二 ****模式的辩护
    三 传统性善论新解
    四 本性的开显与内在超越
    第三节 耶儒超越论的异同
    一 超越的两种模式
    二 耶稣与孔子
    第二章 群己关系论
    **节 人的二重性与社会责任
    一 人的二重性:属灵的人
    二 人的二重性:社会的人
    三 现世价值辩争
    四 个人福音与社会福音
    第二节 伦理本位与个性自由
    一 人伦之理
    二 伦理本位说
    三 个性自由与立群公德
    第三节 耶儒群己论的异同
    一 超越层面的冲突
    二 实践层面的融合
    第三章 救国救世论
    **节 救国合理性的宗教论证
    一 耶教入世之责
    二 人格救国论
    三 革命、爱与公正
    第二节 救国之道的道德思考
    一 文化建设
    二 革命精神
    三 制度探索
    第三节 道德救国与制度公正
    一 道德救国
    二 制度公正
    第四章 社会理想论
    **节 地上天国
    一 天国建在哪皇?
    二 构建天国的设想
    三 天国与社会主义
    第二节 大同社会
    一 大同传统
    二 大同与社会主义
    第三节 理想社会及其实践
    一 孙中山理想社会的构想及实践
    二 天国、大同传统社会理想的现代改造
    第五章 时代精神论
    **节 生命与创新
    一 生命精神
    二 创新精神
    三 新人的塑造
    第二节 民主与科学
    一 民主精神
    二 科学精神
    三 耶儒二教对民主与科学的回应
    第六章 民族本色与普世主义
    **节 普世宗教的民族情怀
    一 基督教与世界主义
    二 **主义辩正
    三 基督教与民族主义
    第二节 民族道德的普世价值
    一 儒教与民族主义
    二 儒教与普世主义
    第三节 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的张力
    一 基督教的本色化
    二 走向世界的儒教
    结语
    **节 时代主题与耶儒二教伦理思想主题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耶儒二教伦理思想的资源意义
    第三节 耶儒伦理思想的八大差异
    第四节 耶儒二教学者伦理思考的启示
    附录主要人物简介
    主要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