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导论
**节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它同文人作家的书面文学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认清这一点,就不可能划清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范围、界线,也弄不清民间文学与俗文学、通俗文学、平民文学、庶民文学等各种文学之间的关系,这样要对文学作品、文学史、文学理论进行科学的研究,就是不可能的。因此,民间文学的特征问题,是民间文学学习与研究中首要的理论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
对民间文学进行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格林兄弟在19世纪早期已经系统地搜集民间故事、神话等民间文学作品,并发表了《德意志神话学》(1835)等专著,但是西方学者往往局限于对某些民间文学体裁类别作品的研究,而对民间文学总体的特征则缺少理论概括。
台湾地区出版的《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中对“民俗或民俗学”(Folkore)一条的解释是:“人类学上使用民俗一词,是指口传的文学,或是传统的故事,像表现在民间故事、咒语、谚语、谜语、歌谣、祷词等。此一术语也用来指人类学中的一门学科,亦即是研究上述资料,及任何民族志中有关的资料的学科。”这是杜而未的解释,后面还有芮逸夫和管东贵的解释,也罗列了西方学者的各种定义,如说Folklore是“民间的精神传统,尤其是指口述的传统”,或说它是古代原始文化在“文明社会内受教育较少民众”中的的“残留物”,“是不愿死的一种活化石”,即是说它是一种“传统的现象”,“民俗是一种主要由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是“非书写文学”、“口头艺术”、“口传的文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