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决定孩子健康的七个好习惯
会吃——好体质是吃出来的
吃是人生头等大事,从刚生下来的婴儿到颐养天年的老人,每天不管是三餐还是五顿,总离不开吃。然而,这个与每个人的一生紧密联系的行为,其结果却大相径庭,有人吃得红光满面,健健康康,有人吃得脑满肠肥,命赴黄泉;有的孩子娇生惯养,却吃得像豆芽菜,有的孩子粗茶淡饭,却生得虎头虎脑。有父母反驳说,孩子的身体好不好,取决于先天,生得壮,自然长得好,与吃什么无关;有的父母却说,家里改变了饮食习惯后,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了。这些说法究竟谁是谁非呢?想要明白这些,大家必须先了解人的体质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孩子刚出生时,人们说这个孩子长得好,长得壮实,那就是在说这个孩子的先天禀赋好,即遗传自父母的体质好。先天禀赋就是指父母先天的遗传及婴儿在母体里的发育营养状况。按现代生物学的解释,遗传是由基因传给后代的,父母的强弱胖瘦以及性格的类型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使后代亦出现相应的体型与性格。如儿童的五软、五迟、鸡胸等,大多由于先天不足而影响发育,以致体质异于常人。人类遗传学研究还发现:人的各种体质如体型、眼型、发型、肤色、眉毛式样、血型、免疫性、对**的反应、代谢类型乃至智力、寿命等都由遗传决定或与遗传有关。总之,形体始于父母,体质从先天禀赋而来,父母的体质特征往往对后代产生一定影响。
明白了各种体质如何形成的道理之后,必须强调体质是可以改变的。虽然我们强调体质的遗传性,强调父母亲的体质对子女的影响,每个人的体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但我们必须同样强调体质形成与后天因素的关系。
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意味着体质具有动态可变性。每一个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也会因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体质发生变化,表现为与机体发育同步的生命过程。后天生活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如人生存于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中,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必然使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群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导致体质发生变化。饮食对孩子的体质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好体质是吃出来的,一点也不错。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相对固定的饮食结构可以通过脾胃运化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体质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一开始有人会说,孩子本来生的像“豆芽菜”一样,为什么经过母亲的精心喂养而变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聪明,而有的孩子却因为长期的偏食显得营养不良了。
“健康是我们吃出来的,疾病也是我们吃出来的。”“错误的饮食方式是体质变弱的根源。”这些话近些年来充斥在我们的耳旁。聪明的中国老祖宗,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说明了这个事实,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认为:食物是*好的**,肉食不如素食,熟食不如生食,预防胜于**。据统计,人类80%以上的疾病都与“吃”有关。
过去人们知道吃不洁净的食物会引起慢性食物中毒和胃���道疾病,而对饮食营养不合理造成的其他疾病就不一定十分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饮食习惯的不科学和膳食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很多疾病,特别是与一些慢性病的发病及死亡关系密切,为此,医学专家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称为疾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想要让孩子吃出好体质,就得让孩子会吃才行。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讲:小孩子在长身体的阶段,不能不让他吃东西。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吃什么就得有讲究了。吃,要吃得有营养才行。但是在很多人的思想中,认为营养就是大鱼大肉,这就不科学了,大鱼大肉有营养是陈旧的营养观念。在现在这个大部分人营养都很充足的时代,再无限量地吃大鱼大肉,就会让孩子变得营养不均衡了。同样,一些健康专家说吃一些高蛋白饮食就是有营养的,但是,过多的蛋白和脂肪同样让孩子难以吸收,甚至是堆积在体内,使孩子成为肥胖儿。
再有一点,老一辈的人常说,不偏食对身体是*好的习惯,但是他们说的不偏食也许只是说,自家餐桌上的菜要每一样都吃点,不要拣自己爱吃的吃,不爱吃的不吃,这样虽说是对的,但是吃进去的食物是否是健康的,就取决于父母了,如果父母做出来的饭菜营养均衡,那么孩子肯定吃得营养均衡,那如果父母准备的饭菜本身就不均衡,那孩子再不偏食也没用。比如说餐桌上每一盘菜都是鱼啊肉啊的,孩子虽然每样都吃了,但一样等于是偏食。从这一点上再次说明,父母在孩子饮食习惯上的重要责任,要让孩子吃得营养均衡,父母首先要自己学会做营养均衡的饭菜。也就是说,让孩子养成会吃的好习?,还得父母先养成会做的好习惯。
会喝——喝得科学才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和其他生命体一样,人类生命系统的各个部位也是以水为主要物质而组成的。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大营养素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溶解各种营养物质,帮助消化吸收,冲淡毒素,并参与废物的排泄和体温的调节等,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都离不开水的润滑。可以说,人体由里到外,无一不是由水支撑着。只有得到足够的水,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生命之树才能常青,生命之根才不会枯萎,所以说,水是生命之源。
生命从孕育开始就与水有关,子宫内的胎儿靠着母亲的羊水健康成长,出生后又靠甘甜的乳汁成长发育,“为了强壮一个民族每天给孩子一杯奶”已经成了健康的口号,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牛奶、豆浆、粥、汤都是美味的饮品。有科学证明,一个星期不吃饭能活,一个星期不喝水就危在旦夕了,并且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饮食二字,饮在先,足以见喝比吃更重要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饮水解渴”的水已经被超市内琳琅满目的饮料代替了,孩子的书包里、餐桌上总会见到各式各样的饮料用来补充每日所需的水分,其实这种做法是存在很多弊端的。
其一,据美国《儿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喝碳酸饮料越多,他们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儿童医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多喝一罐碳酸饮料可将儿童肥胖的风险提高60%。而且营养低、热量高的碳酸饮料让孩子们少喝了牛奶和其他有营养的饮品,减少了他们成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肥胖容易引起糖尿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科学家研究证明,肥胖和癌症有关,过度肥胖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更高。
其二,大量喝饮料还是导致儿童过瘦的主要原因之一。食欲正常或食欲较差的孩子会因饮用大量饮料而冲淡胃液,使食欲减退,同时,由于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使血糖不易下降,也会导致孩子的进食量下降,从而造成孩子因蛋白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摄入不足而消瘦。长久下去必然会使孩子身体虚弱。
其三,饮料中所含的人工色素和防腐剂将会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饮料为了颜色鲜艳漂亮,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人工色素添加剂。长期喝饮料,色素沉积在儿童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极易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甚至会引发厌食症。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摄入不足,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和新陈代谢。另外,过量色素还是引起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至于饮料中所含的防腐剂,如果过量摄入将会在人体中产生“络合物”,造成骨细胞特别是软骨细胞生长延迟,从而导致孩子的身材矮小,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侏儒症。
不光是以上这些,常喝饮料导致孩子的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状况更比比皆是。要说解渴,*好的饮料其实就是白开水,白开水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清洁内脏、增强机体免疫力、美容护肤等作用,从健康角度看,孩子喝白开水*健康,千万不能把饮料当水喝。另外,每日如何让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可能需要家长在牛奶、豆浆、粥以及汤这些含水分的饮食上下功夫,合理搭配,给孩子一个爱喝的理由。关注孩子的健康,不光是要让孩子会吃,会喝更重要。
会玩——爱玩的孩子才聪明
只有不会玩的孩子才会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他找不到其他有意思、好玩的活动去做。不会玩的孩子,学习也不会好,因为他觉得整日都是学习,枯燥乏味又找不到调节的办法。不会玩的孩子,更影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因为会玩一是能健身,二是能健脑,三是能很快与人搞好关系融入群体中,而不会玩则身体不好,头脑不灵活,更会被别的孩子拒之千里,影响心理发育,影响今后的人际关系。不会玩,真的让孩子很痛苦。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孩子身体需要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
玩虽然有这么多好处,也是孩子喜欢的。但“玩”的种类多,方式多,十分复杂,这就需要孩子会玩。会玩的孩子既能让身体在玩的过程中健健康康,又能使智力得到充分锻炼。
比如,在我国,有很多父母习惯把孩子认识多少字、背诵多少首古诗作为培养孩子智力的标准,其实仅仅认知、记忆能力的提高还是远远不够的。智力不仅包括认知反应的特性,还包括有效地处理问题、快速而成功地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途径很多,其中,有目的地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直接反映孩子智力的发展情况。我们经常看到,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动作都比较迟缓。也就是说,动作发育是智力发育的早期表现形式之一。这是因为,人的运动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人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都有相应的运动**,孩子加强运动能刺激相应的大脑皮层,使之更活跃、更**地支配、指导运动的发展。所以,运动的发育与脑的发育在部位和时间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区域的生长,从而促进大脑的成熟。一项调查发现,在运动多的季节,孩子们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比平常有明显的提高。每天让孩子适当参加户外活动,还能帮助孩子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记忆力。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曾指出,运动是孩子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佳“工具”,能促进孩子的大脑智力开发。这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孩子要完成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处理问题等多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的动作。通过运动,孩子能提高识别物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维护心理的健康,如缓解压力、消除恐惧等。
运动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各位家长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给孩子找到适合玩的活动。孩子可以玩的项目很多,既有**的又有健身的,父母培养孩子会玩的习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的孩子可能因为过于贪玩而沉迷于某种活动,而有的孩子又由于自觉性和毅力不强,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这时,父母一定要进行督促鼓励。对此,父母可从孩子和家庭的实际出发,帮孩子制订玩的计划,明确玩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次数。从而让孩子养成会玩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