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湿病总论
第1节 风湿病的概述
一、从疾病命名的历史状况看将“痹病”改称为“风湿病”的必要性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模式是中医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学术特点,并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痉湿喝病脉证治”、“疟病脉证并治”、“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等篇,开创了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先河。长期以来,凡属正确的病名,都是从总的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体的异常变化,它与具体证候纵横交织和自然结合,构成了比较清晰而完整的中医诊断概念,较为全面地反映着疾病的本质。辨明病类,可以提示这类疾病的总的**方向。例如“伤寒病”乃寒邪所致,寒为阴邪,可以抑阳,故初期**总以辛温解表为主。待寒邪人里化热之后,始用甘寒或苦寒之品以清邪热。若病人三阴时,则又宜温扶阳气或兼以育阴为治。“温病”则与其相反,因温为阳邪,可以伤阴。故总的治法皆宜辛凉解表,继予苦寒、甘寒、咸寒之品以清气凉血,且又时刻不忘甘寒养液以顾护阴津。因此,伤寒有“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之说,温病有“泻阳热之有余,补阴液之不足”等看法。当然,伤寒病也有急下存阴之法,但均为邪热亢盛,里结已成之证而设。辨明具体疾病,又可以提示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手段。在中医古籍中已有不少专病专方的记载。如《内经》有鸡矢醴治臌胀、乌贼骨治血枯病、生铁落饮治怒狂病、半夏秫米汤治目不瞑、豕膏治猛疽等十二方。《金匮要略》则有更多的专方**专病,如百合病治用百合地黄汤;若误汗伤津、虚热亢盛、口渴心烦者,用百合知母汤;胸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黄疸病用茵陈蒿汤等。后世对专病专方则有更大的发展,如五更泄用四神丸,痄腮用普济消毒饮,头痛用川芎茶调散,呃逆用丁香柿蒂汤或旋覆代赭石汤等。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但**要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辨病的同时又必须贯彻辨证论治的精神。正如已故医家金寿山所云:“强调辨病并不是不要辨证,而是说辨证更要深化。在辨证的时候,要有全局的观点,不能只着眼于当前的见症,而要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证,预测其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后果,即所谓通常达变”(见《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9期)。由此不难看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病名并非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