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

  • 作者:郑师渠 总 黄兴涛 分册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8712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页数:528
  • 定价:¥6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与创遣。中国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同时也蕴含着她的情感、智慧和民族精神,数千年来,历风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弥坚,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已提供了不竭的生命源泉,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是我们今天应当加以批判继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欲理解中国文化,舍其历史无由。而欲理解中国文化史,界定文化的概念,梳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特质及其研究状况,又是十分必要的。爰作是序。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的概念,迄无统一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各国学者讨论什么是“文化”,也未取得共识。据统计,有关文化的概念,多达数百种,人们见智见仁,莫衷一是。
    从西方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个时期是古代。*具代表性也是*古老的文化概念,是由约两千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提出来的,它从拉丁文译成英文是“culture is the philosophy-or cultivation-of the mind”。汉译为“文化是心灵的哲学(修养)”。其中c
    文章节选
    **章 民国社会与民国文化
    **节 社会巨变与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在中国社会史上,民国算得上是*为混乱、*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其文化变动之剧烈,内容之繁富,创新之活跃和影响之巨大,也为历史上所少见。这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过渡时期。
    一、民国时期社会的特点
    民国承接晚清,中国社会仍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经历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
    其一,是**政治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出现了共和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虽然这一革命的胜利成果很快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所篡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因此而改变,新建立起来的民国*终沦为一块有名无实的招牌。但是,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毕竟宣告覆灭,共和国成为社会认可的合法政权形式。整个民国时期,除了袁世凯和张勋两次短命的复辟外,中国在名义上一直维持着民主共和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制度的变革,成为民国社会的一大标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其二,是中国社会革命的性质发生了质变,新民主���义革命取代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并*终在全国取得胜利。
    封建王朝的覆灭,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国内环境;**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使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放松压迫,因此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获得了****的发展,无产**队伍也随之壮大,从而为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又使其拥有了变革社会的强大武器。经过五四运动,无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并建立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它以其坚定的革命性取代了两面性极强的民族资产**,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资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失去前途,无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这一革命的胖利。
    ……
    目录
    绪言
    **章 民国社会与民国文化
    **节 社会巨变与文化发展的新态势
    一、民国时期社会的特点
    二、社会变化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三大政权的主要文化政策
    一、北洋军阀政府的“尊孔复古
    二、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独尊
    三、苏区和解放区的文化政策
    第三节 文化发展与社会变革
    一、现代文化意识的兴起和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活跃
    二、民国文化与社会进步
    第二章 民国文化的时代精神
    **节 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现代性追求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主旋律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
    第三章 文化道路的抉择与论争
    **节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文化论争
    一、尊孔与反孔
    二、《新青年》与《东方杂志》之争
    三、“林蔡之争
    第二节 五四后中西文化论争的继续
    一、新文化运动队伍的分化
    二、“新旧调和”问题
    三、“东方文化优越论”
    第三节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第四节 “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之争
    一、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
    二、围绕“全盘西化”的论辩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复古与反复古斗争
    一、与蒋介石封建复古主义的斗争
    二、批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张
    三、毛泽东、张闻天对文化论争的总结
    第六节 黎明前的文化选择
    一、两种中国命运决战中的文化问题
    二、对传统文化的再批判
    三、“人民本位文化”论的提出
    第四章 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
    **节 外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一、五四前后外国文化的传播
    二、十年内战时期外国文化的传播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外国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文化的西播
    二、中国文艺的对外传播
    三、其他方面中国文化的外播
    第三节 国内各民族文化的新交融
    一、国内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的历史条件
    二、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
    三、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四、民国文化发展中少数民族的贡献
    第五章 迈向现代的哲学
    **节 民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二节 资产**新哲学体系的建构
    一、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二、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三、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
    四、金岳霖的知识论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梁漱溟的新孔学
    二、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三、冯友兰的“新理学”
    四、贺麟的“新心学”
    第四节 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唯物辩证法论战
    二、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三、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中国化
    四、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六章 走向世俗:民国的宗教世界
    **节 人世达变的宗教倾向
    第二节 佛教的革新与佛教文化的活跃
    一、“复古革新”与“纳新革新”
    二、活跃的佛教文化
    第三节 致力于“中国化”的基督教
    一、天主教的“中国化”策略
    二、新教及其“本色教会”
    三、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
    四、基督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第四节 其他宗教的兴衰
    一、衰落中的道教
    二、各种民间宗教
    第七章 旧仪已失,新轨未立:伦理道德的变革
    **节 伦理的觉悟
    一、对“忠”、“孝”伦理的批判与改造
    二、贞操节烈道德权威的失坠
    第二节 从个人本位主义到为人民服务
    一、资产**新道德的内容
    二、独立、平等的道德观与妇女解放
    三、婚姻家庭观念的更新
    四、无产**新道德的孕育
    第三节 复兴“固有道德”:国民政府的伦理“建设”
    第八章 多元体制下的民国教育
    **节 资产**教育体制的确立
    一、“壬子癸丑”学制与资产**新教育体制的初步形成
    二、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新学制的确立
    第二节 各种新教育思潮的试验
    一、平民教育运动与平民教育思潮
    二、黄炎培倡导的农村教育改进试验区
    三、晏阳初主持的农村平民教育实验
    四、陶行知领导的乡村师范教育和山海工学团
    五、梁漱溟进行的乡农学校实验
    ……
    第九章 别开生面的史学和初生的考古学
    第十章 现代新文学及语言文字的变革
    第十一章 艺术领域里的拓展
    第十二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奠基
    第十三章 人文社会科学新学科的建设
    第十四章 文化传播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 社会风俗的变迁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