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的天堂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的天堂

  • 作者:何建明
  •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4390487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604
  • 定价:¥4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我的天堂》,是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苏州是一座古老美丽的江南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传说和概念在人们的心里已经生成很久。但是,过去人们在感受苏州的时候,往往是从历史文化和山水园林这些方面出发的。所以,苏州给人的时常是古旧闲适的印象。但是,在《我的天堂》里,苏州古老闲适的风韵依然存在,但它在改革开放年月所焕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创造能量却会给人一种更强更新的冲击和印象。因此,《我的天堂》既是对古老闲适的苏州的回眸,更是对新苏州**改变内情的追踪和探寻。是可以提供人们通过文学的渠道走进“天堂”苏州的很好门径。
    文章节选
    第1章 “苏”是涂金的中国
    这个地方*先只有水,古称泽国。后来大海往后退了,长江的人海口往东推进,于是泽国变成了沼泽与江湖相嵌的网状式冲积平原,故此地亦称“水乡泽国”。当这片水潦之地尘埃落定之后,整个环太湖地区,遍布着湿润地区特有的灌木丛林,郁郁葱葱的栎木、杉木、樟木及茂密的竹子与芦草,那树木草丛中出没着各种动物……
    原始部落的先民,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以渔猎为主要手段繁衍生息着,与此同时他们开始了我国*早的蚕桑生产,并且创造了**的良渚文化,为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宝贵的人类遗产和文明印迹。
    公元前11世纪,商末周兴之际,中原周太王的公子泰伯和二弟仲雍,为了让位给小弟季历,兄弟二人千里迢迢避居于江南,此举在历史上
    被称作“奔吴”。当时的环太湖地区,乃是蛮夷之地,泰伯与仲雍带来中原先进的农耕与建筑技术以及相对**的政治文化和新视野,很快成了当地的首领,并建立起了一个部落小国,史上记载日“勾吴”,从此开始了吴国的辉煌历史。
    悠悠岁月,到了泰伯、仲雍的十九世孙寿梦时代,“勾吴”开始渐渐强大起来,其子即位后正式将自己的**从太湖边的二个小镇搬到了现今的苏州城址。那时的苏州城其实只是一个大约只有十几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地盘,而且全是用土垒的,史上记载它是吴国的“子城”,这也是苏州城的**个名字。
    子城虽小,却上演了一场宫廷政变史剧,即**的“专诸刺王僚”。当时吴国公子光(阖闾),因不满叔伯兄弟的领导,一心想自己出来驾驭这个江南小国的航船,故而招募了一名叫专诸的侠客,令其在给喜欢吃鱼的吴王僚献大鱼时,用事先藏于鱼肚里的利剑刺杀了僚,从而夺得王位。阖闾是开创吴国成为强国的首位国王,他的主要功绩是将中原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农具制造工艺推广到了吴国,使这片东南水乡泽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时代的五霸之一。
    在阖闾与其子夫差当政的几十年里,吴国的实力主要显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冶金铸造业,炼出了**的“干将剑”,此剑*突出的特点在于一等的矿石原料和精良的铸造工艺技术的高度融合。吴剑成就了吴国霸业。而吴国在这个时代的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丝织产业的迅速大发展,吴绫、商纨、鲁缟、楚绢和蜀锦,成为古代丝织品的五朵奇葩。而吴绫据说后来在东汉年间被两个兄弟偷运到了日本,成了“和服”*早的样本;“和服”即“吴服”的谐音,其实也就是吴服。
    铸剑与丝织,这一硬一软,成就了吴国霸业,也孕育了这个地区的文化与民风的精髓。今天的苏州人不也是靠这干事的硬气和成事的和气
    开创了新的历史辉煌和伟大纪元吗?���去的楚平王从坟墓中挖出来,鞭尸三百下,还把楚国王室宗庙烧了个精光。
    伍子胥后来又扶助阖间之子、吴国新君主夫差数十年,使得吴国成为东周列国中的强雄。后来夫差在与越王勾践之间的那场“卧薪尝胆”的恩怨中没有听取伍子胥的良言苦劝,导致越国灭吴。伍子胥在这过程中含愤自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幕痛苦的忠臣悲剧。
    沧海茫茫,岁月如流。几千年来,富国之地的苏州人从来没有忘记伍子胥这个名字,这是因为苏州这座世界上****、且至今保存得如此完整的水城就是当年伍子胥所建。公元前514年,就是在伍子胥奔吴的第8年,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效忠吴王和为苏州人民造福而修建了当时叫“阖闾城”的姑苏城池。这一大手笔使伍子胥在苏州的几千年历史上成为*受后代尊敬的人,他对苏州的贡献也是**的。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唐代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2 500多年过去了,苏州经历了无数沧桑岁月和战事的磨砺,可她从未从整体上改变过自己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独特格局,此格局亦称“双棋盘”的三纵三横的水城格局。“水城苏州”是伍子胥留给苏州、留给中国和留给世界的杰作。
    苏州因水而活,因水而昌,因水而繁荣延绵至今。
    越国灭吴l00多年后,苏州落到了伍子胥的仇敌楚国之手,这时又有一名贤相叫春申君,他继伍子胥伟业,号召市民和驻兵再度挖河修桥,并将原来的三纵三横完善成四纵五横,造东西二仓,用来发展苏州城市商业,使繁荣的城市更加昌盛。
    秦汉三国时代,水城姑苏未经战乱,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地区却战事频仍。苏州人从那个时候就明白了一件事:闷声大发财。
    闷声大发财,是苏州得以繁荣昌盛数千年的一个经久不变的定律,也给周边庶民和政府留下了又一笔精神财富及宝贵经验;并将这一强地富民的经验流传至今,一直传播到后来的上海等整个苏南大地。
    苏州人的“闷声大发财”留给我们的其实远非是自身的强地富民的传统美德,而且也给苏州吸引和接纳外埠人才提供了旁人所不及的大好机会。比如当年的三国时期,中原战火纷飞,大批贤俊和富商逃至吴国,他们带着成群的僮仆、满箱金玉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来到苏州落户,使得本已富足的姑苏平添了几个台阶的昌盛和繁荣,使得姑苏从根本上改变了司马迁笔下的那种“饭稻羹鱼,地旷人稀”的原始泽国的面貌。苏州的富足与繁荣在三国孙权当皇帝时就显现,那时的苏州水上商业已非常了不得,商人们“浮船长江,贾作上下”,且在苏州的下辖之地太仓设仓,水路可走昆山下海,其船运商贸可抵辽东、台湾等地乃至柬埔寨等东南亚诸国,而那时的上海连滩头都没有,仅有几艘渔船而已。
    隋唐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为苏州经济与商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此时的苏州城已是“千斛为货,万斛为市”,堪称华夏长江之东的**大都会。
    唐宋几百年间,中国的经济**由中原转移至江南,苏州因而也自然地成为了江南*繁荣的经济与商业**和大都市,所谓“吴人老死不见兵革”,被人描绘成“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当时的苏州有十万户商家向皇帝纳税,城内的各种市场更是星罗棋布,热闹非凡。
    那时民间就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乃苏州真实写照。这一写照像金子烙在城郭之上,从此一直使苏州的脸面闪闪发光……
    民间之言,通俗直白。而到了诗人与文客笔下,苏州则是另一番描述。“苏杭自昔称名郡”,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怀》中的一句诗。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记下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谚语,后来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成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朗朗上口的千古名句。
    意大利**探险旅游家马可•波罗是元代时到苏州一游的,他见苏州“漂亮得惊人,商业和工艺十分繁荣兴盛”和美轮美奂的“水域城郭”,不由发出此乃“东方威尼斯”的感叹。其实,苏州之美,远比欧洲的威尼斯更加精彩和绚丽,因为它有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与传奇的历史,又有一代代相传的生机勃发强国富民之经济内发力,而且苏州给予人类的不仅是美景,更多的是这里的优美文化与温雅民俗,当然还有这块独特土地上勃发的对未来的信心与永远的希望气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八个字现在被大家所熟知,似乎已成了一句口头禅,但在杭州,可能有人却不太愿意说这样的话,原因是杭州人认为自己是省府城市,苏州是个地级小市,将“苏”字放在前面,杭州人有些不情愿。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是老祖宗传下的,想改变真不容易。
    苏州在杭州之前、之上,并非仅仅是古人图个念起来朗朗上口,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州客观上也一直是江南****的大都市和区域重镇,这一事实无可争议。
    越过元代,明清时代的苏州跨人了*为灿烂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其商业的繁荣程度和全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明万历到清乾隆年间,苏州城区人口超过50万。到鸦片战争前夕,苏州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大的城市之一。再一个例证:明洪武二年(公元l369年),苏州向政府交粮达274万石,占全国总额的11%,超过当时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四个省的总和!你说苏州比哪个省市差了?
    ……
    目录
    序篇:“苏”字里的学问
    第1章 “苏”是涂金的中国
    第2章 “苏”是邓小平梦中的“小康”
    第3章 “苏”是一对父子之间的生命传承
    第4章 “苏”是地球人的向往
    “人间天堂”史**部
    异军突起
    第5章 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
    第6章 八仙过海
    第7章 牵“牛鼻子”让姑苏光芒四射
    “人间天堂”史第二部
    园区革命
    第8章 浦东开发冲击波
    第9章 “新苏州”的诱惑
    第10章 1992年,太湖边那个难忘的激情燃烧岁月
    第11章 与新加坡人的亲密接触
    第12章 狮岛上的较量与握手
    第13章 不叫“镇”,叫“园区”,英文缩写“SIP”
    第14章 “软件”——闪烁东西方文明精神的灵魂与光芒
    第15章 **亮绿灯:不特有特,特中有特
    第16章 耀眼而奇迷的风雨彩虹图
    第17章 自己干,更出色
    “人间天堂”史第三部
    “五虎争雄”
    第18章 昆山的称王之路
    第19章 秦振华与张家港精神
    第20章 常熟的“品牌”故事
    第21章 吴江的金木水火土
    第22章 金太仓之光
    “人间天堂”史第四部
    苏州人的哲学
    第23章 江水、河水、湖水、塘水
    第24章 小桥、流水、人家
    第25章 苏绣、乱针绣、双面绣
    第26章 园林、园区、圆融
    后记:我的、你的、我们的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