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守望文学的天空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守望文学的天空

  • 作者:梁鸿鹰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06347815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页数:247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守望文学的天空
    文章节选
    文化原创力问题琐谈
    创新乃文化之灵魂,提高原创力是时代大势所趋。伟大的民族必定善于创造、勇于开拓,经济与文化,概莫例外。提高原创力,是当今文艺创作*急迫的任务。
    原创力决定影响力。独特而富于创见,不仅是人类一切**文化遗产的鲜明标志,而且是所有文学艺术的生命所系。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超越前人一直是文学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创新形式内容始终是各文艺门类永不停歇的目标。锻造独特,是推动文化艺术进步的永恒旋律。彰显创意,为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保证。不断为提升文化原创力而努力,乃当代文化艺术工作者之神圣使命。
    当前,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已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但总体看,文化原创理念迸发不足、原创力水平不高、有影响的原创成果不丰富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文艺创作的进一步发展。文化艺术领域的模仿、跟风、复制,往往一波未平,一潮又起,创作主体的某些思维惰性,往往限制着想象,一些人乐于在古人开辟的天地里找灵感、一些人习惯于沿着外国创意的路子思考问题,反映了创意认知的肤浅。同时,文化体制的不灵活,制约着创新的延伸,文化机制的僵化,阻隔着创意的生长。正如不少学者指出的那样,原创力疲软、原创力实践低迷,直接威胁着文化艺术的进步,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文化创造的质量与水准。
    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今时代,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不可分割的因素,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原创力决定影响力,不能在内容、形式上的独树一帜,就不能形成文化艺术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在世界文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能在观念、方法上独辟蹊径,就无以打造出真正对世界造成巨大影响的文化艺术精品,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原创力必须得到大力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许“原创力焦虑”有助于人们走向变革、实现超越,焕发出文化新的光彩。
    生活乃原创力之源。正如任何创造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个时代的文化原创必来自生活,每个作家艺术家的可贵超越必得自多彩社会实践的厚赠。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为作家艺术家开辟了翱翔于无尽素材和题材空间的可能;时代前行的步履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堪称丰沛的灵感源泉。正如不能想象一个离开具体现实社会土壤的人,能够具备构筑人类精神世界的胆识与才智一样,我们也难以设想一个自外于时代潮流、甚至不愿蹚过现实生活之河的人,会洞悉社会的丰富复杂,为艺术的进步增添新元素。
    现实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对作家、艺术家的刺激、影响无疑是文化原创的重要推动力。历数文学史上那些极富创意的精彩篇章、那些艺术长河中千百年历久弥新的佳作,无不得自现实生活的激发。无论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都是特定时代情势的结晶。为什么“文章憎命达”、“诗穷然后工”?又为什么“文王拘而演周易”?说到底,一篇在内容形式上超越前人的杰作,一部为人们提供了独特审美感受的作品,必然分娩于社会现实对作家、艺术家强烈撞击的阵痛之中。
    大思想家、大作家、大艺术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是原创之作的重要来源。因为,他们自身经历的传奇性、丰富性,更加典型地汇聚和折射着时代生活的多元性、复杂性,蕴涵着文化创造的多种因素,也更易于促使文化创造力的迸发,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文化大家与社会生活潮流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还更多地看到,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相比,个人生活无论怎么说都是狭隘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那些富于原创力的要素,往往需要从沸腾的现实生活中去捕捉,因此,不少大作家、大艺术家会主动挣脱个人生活的藩篱,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别人未亲历的**手创作素材中掘得灵感和激情之金。应该说,当前我国文艺创作题材领域还有待拓展,作家、艺术家对诸如财经、科技、教育、**、体育等领域的深入展现尚显不足,对工业、农业、国防等经济前沿领域有影响、富于创意的表达还很不够。事实上,我们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那些随时让人产生独特体验和感受的无边生猪,正等待着文艺家的深情拥抱。
    原创力亟须情怀与眼光。文化原创力是本土历史文化创造性的延伸,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继承与超越。我们民族有着足令人骄傲的五千年悠久历史,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祖先为我们积淀起深厚的传统,留下无比丰厚的资源。提高文化原创力要有足够的本土情怀,如果说脱离广阔的当代社会生活注定会走到死胡同,背弃深厚的文化传统更无异于缘木求鱼。
    眼光也是生产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代,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必须具有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加深知识积累、智慧储备,努力站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变革的潮流前端,站在国际文化发展的前沿审视、衡量我们的文化,既倍加珍视我们文化的特质、优势,也清醒认识差距和不足,在更高的起点上、更高的水平上提升原创力。
    尊重和敬畏历史文化传统是原创力提升的又一前提。在失去理智的蒙昧年代里,我们曾经数祖忘典,将传统文化当作封建糟粕弃之如敝履,这种在传统上、文化上的彻底断裂和背叛,导致了全社会精神生活陷入单调、呆板和平庸。而在**大开、西风日盛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又有不少人开始转向追捧外来的一切,观念引进、思想舶来,一度成为文化主流时尚,人们在“欧风美雨”的熏染下,渐渐失去了对自己传统的应有尊重。在文化艺术的创造中,大多倾向于从西方舶来的资源中寻找根据,而拒绝从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里吸收养分,这种倾向在进一步的文化发展中需要得到根本扭转。
    深入发掘、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吸收世界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是实现文化原创力提升的必由之路。我国绚丽迷人的民族民间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革命文化资源,我国文史典籍之汗牛充栋、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之浩如烟海、古往今来文学艺术成果之丰富璀璨,多少年来昭示着我们,无论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是巧夺天工的架构,在我们的文化遗传中均不乏渊源与范例,深入开掘必有效助力于我国文化的超越与飞升。这样的实践,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遗产的合理成分,大胆借鉴不同民族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思路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使创新才华得以充分涌流,使锻造原创作品的热情得到更大激发。
    2008年
    改革开放和文学疆域的新拓展
    文学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惠者,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积极推动者、摇旗呐喊者。当文坛巨匠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高呼“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的时候,实际上,文学创作破冰启航、昂然竞发,早就以其勃勃的生机浓重地点染了我们这个重新苏醒的国度的无边春色。
    随着“文革”结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整个社会出现了****的大解放、大开放。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昔日被冰冻起来的作家逐渐走向文坛,被新的社会氛围鼓舞起来的青年作者初露锋芒,一个思想解放、文学生产力解放和文学创作生机解放的局面很快形成。当时的社会思潮、社会氛围、社会呼声,都是那样渴盼着文学的出场,那些推动着社会发展、带动着文化进步的元素,一个个潮起潮落,此起彼伏,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的大好机遇与条件。此时作家倾诉的需求与人们阅读的渴望,如此**地相契合,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史上并不多见。那真正是个需要文学森林,又生长了文学森林的时代,是个需要文学巨人,又成长了文学巨人的时代。
    思想解放运动直接推动文化观念的大解放,破除“两个凡是”,深入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把全社会从僵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对文学的生长产生了*为直接的影响,思想解放所直接推动的文学巨大进步引起全社会瞩目。从专制文化的禁锢中走出来的作家们,渐渐把**斗争模式甩在后边,远离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急功近利,摈弃文学紧密配合现实政治任务需要的观念,在更为深广的现实素材中挖掘鲜活的题材。没有人再戴着“**斗争”的眼镜去观察生活,也不再从当下的政治号召中找寻主题的皈依。从噩梦中醒来的人们,更愿意直接面对过去的伤痛,反思自己走过的艰难步履,拿起笔来一吐为快,书写过去留下的伤痕和苦难,痛悼青春年华的逝去,伤痕文字、知青文学、反思文学迅速成为创作主导潮流。……
    目录
    写在前面:为什么是文学?
    **辑
    文化原创力问题琐谈
    改革开放和文学疆域的新拓展
    激变与突围
    我们理应对文学的明天持乐观态度
    关于中国文学现状的答问
    文艺评论与媒体:依存与互动
    文艺批评应与普通读者的意见不谋而合
    文艺副刊:值得期待的明天
    观潮六论
    文思片羽十三篇
    第二辑
    张天翼是文学的骄傲
    反腐败题材文学创作:态势与思考
    构筑报告文学作为时代进步号角的文体功能——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
    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西部文学?
    四川文学与西部文学
    认识宁夏文学的几个关键词
    宁夏青年作家:弥足珍贵的坚守
    各异其趣的抗争诗篇——黑龙江抗战题材小说谈
    尽*大可能接近真理——陈寿朋先生的三部著作
    王宏甲与报告文学的多种可能
    芬芳在北国——莫力达瓦女作家的创作
    正在崛起的文学方阵——北京军区“长城方阵”文学丛书
    十部长篇小说或新的亮色与超越
    2004年的长篇小说:在走向厚重与成熟的道路上
    第三辑
    智慧而质朴的艺术创造——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
    我们都生活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命运里——陆天明的长篇小说《命运》
    华美的转身与坚实的探索——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
    为着我们的未来与希望——黄传会的报告文学《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写“让思想充满温度”的篇章——王宏甲的散文集《让自己诞生》
    见证历史与生命的光尘——杜逵的诗集《光的落尘》
    内在的光彩让人倾倒——刘家科的散文集《乡村记忆》
    战争较量的是什么——徐贵祥的长篇小说《八月桂花遍地开》
    在行进与怀想之间——黄亚洲的诗集《行吟长征路》
    澎湃着家国之爱的热情叙事——王霞的长篇小说《家国天下》
    现实表达与历史情怀——徐剑的报告文学《东方哈达》
    在沉重的话题面前——孙惠芬的中篇小说《民工》
    诗意地栖居是个大题目——红柯的长篇小说《乌尔禾》
    今天的部队生活该如何表现——方南江的长篇小说《中国近卫军》
    《风声》也是主旋律——麦家的小说《风声》
    一座炮楼和六个人的“零”——张者的长篇小说《零炮楼》
    百炼修得绕指柔——邓九刚的长篇小说《大盛魁商号》
    普通人也是英雄——陈昌平的中篇小说《英雄》
    提倡接地气的文字——郑彦英的散文集《风行水上》
    一次动情的心灵感悟——李西岳的报告文学《大国不屈》
    乌拉特,你的生动厚重我记得——卫庶的手记《乌拉特原生态调查》
    产业工人的沧桑风华——肖克凡的长篇小说《机器》
    报告与纪实的力量
    女作家作品评论一束
    乡土小说评论小辑
    一个县官心中和笔下的百姓——宗满德的手记《村情》
    小说的天空(三则)
    小作家的活力不可小视
    洋溢诗史精神意蕴的写作——刘忠华的长篇纪实诗《甲申印度洋祭》
    以史为鉴赋和谐——程扬的论著《中国社会和谐史鉴》
    带着希望上路吧——电视纪录片《迁徙的人》
    以文学的记忆弘扬长征精神——文献电视片《红旗飘飘——长征文学风采录》
    附:波士顿的书香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