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应用表面化学(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QQ咨询:
有路璐璐:

应用表面化学(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 作者:姜兆华 孙德智 邵光杰
  •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14396
  •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 页数:329
  • 定价:¥29.8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总结而成,主要阐明了界面化学基本原理与规律,并对其在工业、农业、国防、轻工各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和学科新发展作了介绍。对液/气、液/液、固/气、固/液、固/固五类界面分别进行了介绍,还对固体的吸附与催化、表面活性剂及应用、膜材料制备、高表面活性材料制备等内容作了介绍。
    本书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等各专业大学高年级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以及有关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文章节选
    第7章 固体表面催化
    7.1 固体表面催化的特性
    7.1.1 催化作用及其特点
    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从“催化”一词的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化学家们从理论到工业实践对催化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尚未能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理论来描述催化现象,但对催化现象已逐步深入到揭示其本质的阶段。长时间以来,文献中多使用如下定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而它本身又不参与*终产物的物质”。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速度的现象就称之为催化作用。1976年mPAC(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协会)公布的催化作用的定义是:“催化作用是一种化学作用,是靠用量极少而本身不被消耗的一种叫做催化剂的外加物质来加速化学反应的现象”。有催化剂参与的化学反应就称为催化反应。比如,二氧化硫与氧在一起,即使受热也几乎不生成三氧化硫,而当它们的混合物通过五氧化二钒时,便有相当量的三氧化硫生成。此处的五氧化二钒是催化剂,它对二氧化硫氧化的加速则是催化作用。催化剂的重大贡献就是通过化学作用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使成千上万个速度缓慢的化学反应加速以便实现工业化。
    根据催化剂与反应物所处的不同状态,催化作用可分为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固体催化剂对气态或液态反应物所起的催化作用属于多相催化作用。目前,在工业上被广泛利用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是反应物为气相、催化剂为固相的气一固多相催化过程。这是由于固体催化剂具有寿命长(如二氧化硫氧化用钒催化剂可以使用10-20年)、容易活化、再生、回收,容易与产物分离,以及便于化工生产连续操作等优点。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各类催化剂中,固体催化剂在工业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目录
    绪论
    第1章 表面热力学基础
    1.1 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函
    1.2 表面体系的热力学平衡
    1.3 表面体系的相律分析
    1.4 表面现象与亚稳态
    第2章 固体表面特征及研究方法
    2.1 固体表面特征和表面热力学
    2.2 固体表面能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2.3 固体表面能的测定方法
    2.4 测定固体表面成分和结构的常用方法
    第3章 固一气界面
    3.1 固体表面的缺陷与力场
    3.2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3 吸附曲线
    3.4 吸附热
    3.5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3.6 BET吸附等温式
    3.7 波拉尼(Polanyi)吸附势理论
    3.8 多孔固体吸附性质
    3.9 化学吸附
    3.10 吸附剂
    3.11 影响吸附因素
    3.12 近代吸附研究方法
    第4章 固一液界面
    4.1 界面电现象的产生及热力学分析
    4.2 界面双电层的结构
    4.3 界面的动电现象
    4.4 电结晶的动力学分析
    4.5 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
    4.6 膜电势及应用
    附 吸附等温方程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第5章 固一固界面
    5.1 晶界结构及界面热力学参数的测定及理论计算
    5.2 杂质在晶界上的偏析
    5.3 粘附作用
    5.4 摩擦与润滑
    第6章 液-液界面
    6.1 液-液界面的形成
    6.2 Antonoff规则
    6.3 液-液界面张力的现代理论
    6.4 超低界面张力
    6.5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第7章 固体表面催化
    7.1 固体表面催化的特性
    7.2 多相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参量
    7.3 多相催化的动力学过程
    7.4 各类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其应用
    7.5 多相光催化剂及其应用
    第8章 润湿与洗涤
    8.1 润湿现象
    8.2 洗涤作用
    第9章 乳状液与泡沫
    9.1 乳状液
    9.2 泡沫
    第10章 表面活性剂及应用
    10.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作用
    10.2 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10.3 表面活性剂的**性
    10.4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第11章 膜制备及其应用
    11.1 膜的定义与分类
    11.2 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11.3 无机膜的制备
    11.4 有机膜的制备
    11.5 膜技术的应用
    第12章 纳米与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2.1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12.2 纳米材料的应用
    12.3 纤维(晶须)的制备及应用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