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现代戏剧发展概述
第六节 后新时期戏剧:中国现代戏剧的拓展
90年代以后,由于“八九”风波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影视网络文化的冲击、消费文化模式的推行等原因,中国现代戏剧进��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可以称为“后新时期戏剧时代”。一方面,话剧艺术拥有足够的物质技术支撑,可以自由探索艺术形态;另一方面,话剧创作的人文精神、批判精神不断萎缩,“伪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大行其道。一方面,话剧艺术在政府的经费支持和宏观调控下获得平稳发展,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拓展;另一方面,话剧艺术从社会主流文化向边缘文化转移,观众群体急遽萎缩,成了“小众文化”、“专家文化”。这时期发生过关于“戏剧之命运”的讨论,这种话题本身已经是对现代戏剧发展前途的隐喻。
90年代以后的“新现实主义戏剧”。这时期,现实主义戏剧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创作维度上,不再关注“重大题材”,不再追求“史诗画卷”,而是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生存境况推向了前台,切入角度一般比较小,体现为一种心灵触碰与抚摸的“生活戏剧”。在表现手法上,不再鲜明地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而是将现代主义的某些手法不着痕迹地融合到艺术表现中,而且大多运用了小剧场的形式,以便突出人物与观众的心灵对话。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生活现实主义”。至于那些按照惯性思维创作的、反映某些“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多呈现为一种颂歌体式、样板戏式的僵化模式,是一种“伪现实主义”。总体看来,以下题材的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1.都市生活题材。这里既有市民文化的观照,又有生活热点的关注。如赵化南的《OK,股票》、蓝荫海等人的《旮旯胡同》、中杰英的《北京大爷》、李龙云的《万家灯火》、许端生的《蛐蛐四爷》等。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大多追求较为独特的性格因素,体现出对生活原生态的执着追求,而且或多或少接受了老舍市民戏剧的影响。
2.乡村题材。如果说80年代的乡土话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表现得****,那么90年代以后的乡土话剧就很少有开拓创新的意义空间,这和剧作家的乡村生活体验也有很大的关系。相比戏曲农村现代戏的兴盛,这时期乡土话剧的数量急遽下滑,只出现了陈健秋的《水下村庄》、《水上饭店》,孟冰的《桃花谣》、《黄土谣》,石零的《老宅》等。这类作品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描述具有历史感,而且在问题的反映上大多是曲线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