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政治法治化的理论逻辑——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法政治理论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政治法治化的理论逻辑——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法政治理论研究

  • 作者:丁士松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6669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290
  • 定价:¥3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76669
    • 作者
    • 页数
      290
    •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01日
    • 定价
      ¥3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还提出了不少较有见地的新观点或独到见解。例如,在对邓小平政治认识方式的特色进行分析时提出:“人的认识错误难免”是邓小平政治认识论思想赖以形成的逻辑前提;“证伪”与“纠错”是邓小平独特的认识路径;从“否证”中引申出内在肯定结论是邓小平特有的理论论证方式;又如,在对邓小平政治价值思想进行探讨时提出:将政治价值评判的“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有机结合、辩证统一,是邓小平政治价值思想的突出特色;邓小平不仅赋予自由、秩序、平等、效率四大政治价值范畴以鲜活的时代内涵,而且基于“利益平衡”原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与秩序、平等与效率价值的内在统一性进行了科学的理论论证;面对特定条件下社会政治领域中自由与秩序的价值冲突,邓小平还根据秩序的“时间先在性”与“逻辑优越性”原理,并结合中国特定国情,作出了“秩序至上”的价值选择。
    总而言之,本书是一部颇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政治哲学作出了可贵的努力。当然,作为理论探索与创新的产物,本书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产生背景的分析不够全面,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平等”与“效率”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章节选
    **章 法政治哲学与邓小平法政治哲学
    本章对法政治哲学与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揭示。本章**节从哲学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视角解读与界定“法政治哲学”,并在揭示“法政治哲学”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对法哲学、政治哲学、法政治学与法政治哲学这四个相近而又易混的概念进行了具体辨析,以提示四者间的异同;本章第二节在深刻揭示“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科学内涵,并将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邓小平政治法律思想、民主法治思想、民主法制化思想予以辨析的同时,将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思想置于经济全球化、政治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予以审视,以揭示该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时代特征。不仅如此,该部分还从政治学、法学、哲学三维学科视角对研究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意义及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节 法政治哲学
    一、法政治哲学的内涵界定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是对世界根本问题与普遍规律的系统看法。……
    目录
    序言
    **章 法政治哲学与邓小平法政治哲学
    **节 法政治哲学
    一、法政治哲学的内涵界定
    二、法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政治哲学、法政治学的异同辨析
    第二节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
    一、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科学内涵
    二、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研究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思想体系
    **节 邓小平政治法律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一、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范式的确立及其特点
    二、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功实践
    三、毛泽东晚年政治思维历程剖析
    四、邓小平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恢复、继承与发展
    五、邓小平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及其政治思维视角的转换
    六、邓小平政治认识方式的特色
    七、邓小平独特的政治认识方式在政治法制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价值蕴含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民主价值观的确立
    二、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邓小平民主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三、对数千年专制政治的彻底否定:邓小平民主价值观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政治价值范畴的时代内涵:邓小平的深刻揭示
    五、秩序的“时间先在性”与“逻辑优越性”:邓小平的理论论证
    六、平等与效率的内在统一及相互冲突:邓小平的价值选择
    第三节 邓小平民主法制化思想的内容体系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科学内涵
    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路径选择
    四、邓小平民主法制化思想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政治理论
    **节 实践呼唤理论的指导
    第二节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政治理论的内在联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政治理论体系的建构
    一、人与政治法律内在统一论
    二、实践唯物主义法律价值基础论
    三、人民民主法治论
    ……
    结语 科学解读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