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陈澧思想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陈澧思想研究

  • 作者:王惠荣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1202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296
  • 定价:¥2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陈澧是晚清岭南地区的**学者,在经学、考据、地理等诸多方面成就**。然而,学界对他的研究尚属薄弱。本书在广泛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陈澧在学术、学术经世和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和思想主张,并通过比较研究及探讨不同学派互动关系,揭示出陈澧思想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地位,丰富了学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全书资料翔实,逻辑清晰,文字流畅,颇具新意,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博士学位专著文。
    文章节选
    第二章 陈澧的学术思想
    **节 陈澧学术思想概述
    一 陈澧的学术成就
    陈澧的生平经历较为单纯,正如他所作的自我总结:“生平无事可述,惟读书数十年,著书百余卷耳。”陈澧在生前已闻名岭内外,其学术成就通过师友、弟子流播海内,为学者名流所推崇。曾任粤抚的郭嵩焘将陈澧喻为罗浮山,谓到广东不见罗浮山不以为憾,而未见陈兰甫*为可惜。陈寅恪在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所提交的审查报告中也对陈澧的学术研究有所称道:“昔阎百诗在清初以辨伪观念,陈兰甫在清季以考据观念,而治朱子之学,皆有所创获。”陈澧的学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流传下来的众多著作中。
    陈澧青年时代治学兴趣广泛,从他与友人书信所言“澧十百六岁时,笃好为诗”,青年时代“嗜好乃益多,小学、音韵、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体文、填词、篆、隶、真、行书无不好也,无不为也”,可见他爱好众多之一斑。虽然后来在友人的劝说下,逐渐缩小治学范围,但是从他**下来的著作看,他的学术成就基本涵盖了上述领域。
    陈澧的青壮年时期经历了整个道光朝(1821--1850)。道光时期的中国学术文化正处于蜕变期。乾嘉考据学日渐走向衰落,程朱理学有所抬头,以今文学为旗帜的常州学派也已兴起,而偃息了近两个世纪的经世思潮又汹涌而来。这些变化,无疑使儒学内部出现混乱纷纭的状态,也促使各个学派从不同角度出发,取长补短,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以应付时局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汉宋融合愈益突出。
    ……
    目录

    绪论
    **章 陈澧的学术渊源
    **节 近代广东学术发展概况
    一 道光前之广东学风
    二 道光以降学风之演变
    第二节 陈澧学术渊源
    一 生平与师友交游
    二 陈澧与学海堂
    三 遥宗顾炎武
    第二章 陈澧的学术思想
    **节 陈澧学术思想概述
    一 陈澧的学术成就
    二 陈澧学术思想发展脉络
    三 陈澧学术思想之特征
    第二节 陈澧的经学思想
    一 经与经学
    二 《东塾读书记》的著述缘由与论学宗旨
    三 陈澧经学思想之透析
    第三节 陈澧的汉宋调和思想
    一 清代汉学家与程朱理学
    二 学术取向介于王懋竑、程瑶田之间
    三 考据学思想
    四 力平汉宋之争
    五 小结
    第三章 陈澧的学术经世思想
    **节 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社会思潮及学风的变化
    一 经世致用思潮的重兴
    二 岭南的经世学风
    第二节 学以致用
    一 学术经世思想之形成
    二 学术经世思想之具体表现
    第三节 陈澧学术经世之评价
    第四章 陈澧的教育思想
    **节 教育活动
    一 菊坡精舍
    二 东塾学派
    第二节 教育宗旨
    一 行已有耻
    二 博学知服
    第三节 对旧教育体制的批判
    一 主张科举改良
    二 分科教学——孔门四科
    第四节 育才观
    一 重视启蒙教育
    二 “人通一经之学”
    第五章 近代广东汉学
    **节 近代广东汉学与扬州学派
    一 近代广东汉学与扬州学派
    二 近代广东汉学巨擘
    第二节 陈澧学术思想与朱次琦、朱一新之异同
    一 陈澧、朱次琦、朱一新学术思想之异同
    二 陈澧、朱次琦、朱一新对西学认识之异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陈澧是广东近代**学者之一,也是广东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本书着重阐述了陈澧在学术、学术经世和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和思想主张,并通过比较研究及探讨不同学派互动关系,揭示出陈澧思想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地位,丰富了学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研究这样一位学者的思想,无疑将有益于中国近代学术史一特别是近代广东学术史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