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音乐作品的材料与结构
某一种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完善都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是由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它通过特定的音乐技法现象来展示自身的特性。而无论哪一种技法现象,又是通过对具体���音乐材料个性化的组织体现出来的。音乐材料的构成从微观上来说包括种种音乐表现参数:音高、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调式、调性、速度、表演方式等。通过对音乐作品音高材料的分析,揭示出其对音乐的发展起到的影响和作用,继而扩展到宏观的音乐结构方面,从整体上把握对音乐风格的理解。我们所学习的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课程其实都是围绕着音乐材料的现象对音乐进行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解释和剖析。虽然以往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彼此独立、各自分开、循序渐进的,但是在分析和创作实践中必然将其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托、彼此介入、紧密融合,共同作用于音乐作品。本章从音高材料入手,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构成材料,以及音乐音高材料与基本音乐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些对于建立分析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习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
**节 旋律、节奏的概念及意义
【本节要点】
1.了解对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基本表现手段的定义及一般特征;
2.在分析实践中识别旋律、节奏等基本表现手段,认识到作为发展音乐的基本材料,它们在全曲中的地位和意义。
乐音体系中的音乐,无论是哪一种风格,其音乐语言的构成都包含了多个“基本表现手段”。具体包括: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速度、和声、音区、音质音色、音强(力度)、织体、演唱演奏法等方面。
其中*基本的四个要素是:音的高低(旋律)、音的长短(节奏)、音的力度(强弱)、音质音色(色彩)。在音乐的表达中,各个基本要素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基本材料,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结合,共同作用,能够变换、组织出不同的风格体系,使得音乐世界丰富多彩。所以,我们分析作品时,要先从这些基本要素入手,挖掘*突出的特点,然后才能顺着这些线索的指示,进入到对作品的深层剖析和理解中。
如果分析时仅仅停留在对音乐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它们上升到更广阔的层面上,形成所谓的“整体性表现手段”。这就需要由表及里,从逻辑上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包括:主题的发展状况、多声部线条的组织、作品的曲式结构、配器的设计手法等。目的是使音乐作品分析达到从内容到形式的完整和统一。
本节**探讨的是音的高低(旋律)、音的长短(节奏)在音乐表达中的意义,属于基本表现手段范畴。关于整体表现手段的内容将由和声、复调、配器、作品分析课程来综合学习予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