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原创的焦虑: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多元途径
QQ咨询:
有路璐璐:

原创的焦虑: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多元途径

  • 作者:顾明栋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63763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331
  • 定价:¥33.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三篇文章,一共十五章,涉及不同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诸如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以及文学批评领域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几乎可包容众多学科的文化研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文章节选
    **部分 文化理论篇
    普世之“一”——中西研究的共同概念性基础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全球化已经极大地缩小了东西方之间的地理距离,极大地方便了不同文化和传统之间的交流。但是,在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却是一种以文化相对主义的焦虑为特征的逆向潮流。这一潮流被张隆溪先生恰当地概括为这样一个论断:“东西方是如此明显地不同,以至于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不能相互理解,因此,一方的知识必须置身于另一方的知识之外.”的确,迄今还不曾有什么西方文学范式能够安居于中国传统之中,也不曾有什么中国的概念模式具有跨文化研究的普遍价值。众所周知,比较研究的可行性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观念,即出于比较的目的而并置的两个文化客体应该具有某种共性,或具有可通用于二者的一个有效的参照框架。由于人们以为中西传统是建立在不同的、往往是独特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之上的,所以,在中西传统的比较研究中,为双向对话寻找一个共同概念的切入点就更加困难,自不必说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共同概念基础了,而这正是确立一个可行的比较范式所必需的。这样一种概念基础在目前的缺席使人不免要问:我们能否找到一个中国的哲学概念,像西方的哲学概念那样意指人类生存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状况,并能用作沟通中西传统的概念前提?
    ……
    目录
    前言
    **部分 文化理论篇
    普世之“一”——中西研究的共同概念性基础
    后理论时代对理论的抵抗及范式构成
    对中西比较研究中一些文化理论问题的思考
    第二部分 语言理论篇
    重新审视语言的鸿沟——中西文字符号理论的比较
    《周易》明象:现代语言哲学与诠释学的古代洞见
    文学的语言学基础——一个心理语言学的探索
    第三部分 文学理论篇
    文学艺术中的摹仿论具有普遍性吗?
    小说理论:一个非西方的叙事传统
    文学的开放性——跨越中西文学思想鸿沟的一座桥梁
    第四部分 精神分析批评篇
    孝顺情结——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郁达夫的《沉沦》——中国一个被流放的俄狄浦斯
    张爱玲的《金锁记》——自我异化与性别政治的研究
    第五部分 后结构主义评论篇
    理念的悖论与悖论的诗学——《金瓶梅》的意识形态及其形式
    欲望织成的锦缎——《金瓶梅》和古代评点中的编织诗学
    《红楼梦》是一部开放性小说——兼论“红学”研究的范式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