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社会福利(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社会福利(第二版)

  • 作者:陈银娥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9053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373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阐述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将社会保障看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分上、中、下三编队社会福利进行了全面、系统、概括的梳理。
    上编“社会福利概论”(1-4章)介绍了社会福利的基本理论、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探讨了社会福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测定、社会福利基金及其管理。中编“社会福利分论”(5-8章)分别阐述了老人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职业福利等。下编“改革与发展”(9-12章)研究了社会福利与贫困、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发达**以及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等问题。
    文章节选
    **章 社会福利理论
    **节 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思想的起源
    社会福利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否定社会救济制度到主张**福利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福利经济思想
    英国是*早进行资产**革命、实现工业化的**,也是*早较大规模地由政府出面干预福利事业的**之一。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Poor Law)以法律的一形式将救济贫困由私人义务(宗教机构、同业行会)转变为社会公共责任,并规定了救济贫民的福利措施。该法案要求各级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用这种收入给无力谋生的人发放救济,并负责组织失业的成年人从事劳动,安排孤儿当学徒等。此后,英国政府又通过一些相应的法���,对《济贫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1601年颁布实施的《济贫法》是一个典型的工农业社会过渡时期的法案。这一法案具有很多建设性的成分,如规定了社会救济的责任领域,即每个教区都只负责本区的成员,这种以居民身份为合法条件的政府济贫原则为现代的福利**所沿用;对福利资金的来源作了规定,即自筹资金,包括自愿的捐助、教区内部的公共土地税等;承认公共福利的全国性覆盖和全国性行政的必要;建立了学徒制度,开始了在就业保障方面的*初尝试,即以工代赈式的济贫等等。但是,该法案没有确定能够有效地规范工业社会的社会责任,并且有效地实施工业社会的社会保护功能。
    ……
    目录
    导论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上编 社会福利理论
    **章 社会福利理论
    **节 福利经济学
    第二节“福利**”论
    第三节 社会福利理论的多样化发展
    第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及其经济基础
    **节 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及其作用
    第二节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社会福利管理体系
    第四节 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三章 社会福利水平
    **节 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第二节 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定
    第三节 社会福利水平的“度”
    第四章 社会福利基金管理
    **节 社会福利基金管理概述
    第二节 社会福利基金的筹集、支出管理
    第三节 社会福利基金的投资管理
    第四节 社会福利基金的监督
    中编 社会福利分论
    第五章 老人社会福利
    **节 老人社会福利的含义与内容
    第二节 发达**的老人社会福利
    第三节 我国的老人社会福利
    第四节 老人社会福利展望
    第六章 妇女儿童社会福利
    **节 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概述
    第二节 妇女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发展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福利
    **节 残疾人社会福利概述
    第二节 发达**的残疾人社会福利
    第八章 职业福利
    **节 职业福利的含义与内容
    第二节 职业福利的实施与管理
    第三节 职业福利与社会福利
    下编 改革与发展
    第九章 贫困与社会福利
    **节 贫困及贫困的测量
    第二节 我国的贫困问题
    第三节 社会福利制度对贫困的缓解
    第十章 社会福利社会化
    第十一章 国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第十二章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参考书目
    **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