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中国翻译简史
第二章 东汉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译活动
2.1 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到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弘佛法,派遣僧徒四出传教。从此,西域地区的一些**先后信奉佛教。《魏书·释老志》记载,西汉武帝“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张骞是在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回国的。佛教的传入,大概是在他回国以后的年代里。到了东汉,统治****中已有人祭佛,而在公元65年之前佛教就流传于中国了。
佛教在中国得以流传,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在汉武帝时,董仲舒创立了谶纬神学。而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希冀死后进入“极乐世界���。这种教义,正与谶纬之学不谋而合。所以佛教一经传入,便首先在统治**中传播开来,并逐步取得合法地位。佛教徒为宣传其宗教教义,必然要输入印度的佛教经典,于是佛经的翻译活动开始了。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到达极盛,北宋已经开始衰微,元以后便是尾声了。翻译佛经的力量主要有二:一部分是从西方到中国的僧侣。据统计,从东汉桓帝建和初到南宋元嘉末(公元147—453年),大约三百年间,来中国的西方僧侣就有60人之多(可能更多)。另一部分是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从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到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约有105人,不知名的也有百余人。这些人一般都从事翻译工作,回国的约有四分之一。据*新统计,自后汉末年至北宋末年(2至12世纪)约一千年间,直接参加翻译的有150余人。其中有史可征,属于次大陆来华的僧侣学者有71人。
自后汉到南北朝所译佛经的原书,以俗语及西域古代文字为多。南北朝所译佛经,其原本有梵本,也有胡本(即转译的西域文本,一是用西域文字音译梵文的本子,二是用西域文字意译梵文的本子)。隋以后所译佛经的原本,则统属梵本。
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末年的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阶段,草创时期(从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第二阶段,发展时期(从东晋到隋);第三阶段,全盛时期(唐代);第四阶段,基本结束时期(北宋)。
2.1.1 佛经翻译的**个阶段(公元148—316年)
我国大量进行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开始的。*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和支娄迦谶。
安清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人,据说是安息国的太子。他自幼刻苦好学,博学多识,笃信佛教,持戒精严。轮到他继承王位时,便将王位让给了叔叔,离开本土,出家修行,游化西域各地。于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到达洛阳,至172年(灵帝建灵五年)二十余年间,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灵帝末年,关洛扰乱,到了广州,转向会稽,在市上被殴斗者误中身死。
安世高译籍有35部,41卷。现存22部,26卷,其中有《大安般守意经》、《人本欲生经》,《阴持入经》、《道地经》等,开后世禅学之源。
安世高所译经论主要内容是传播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方法,由于他通晓华语,故译文比较能正确地传达出原本意义。但从总的方面来说,还是偏于直译。有时为了顺从原文结构,不免重复颠倒,对于某些术语的翻译也欠**。安世高的翻译也有通过口授而由别人记录整理的。
支娄迦谶
继安世高译经的是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来洛阳的支娄迦谶。
支娄迦谶,西域月支人,简名支谶。他也通晓华语,到灵帝中平年(公元184—189年)为止“传译梵文”,译出若干部佛经,如《般若道行经》10卷、《般舟三昧经》2卷、《首楞严经》等。
《般若道行经》开后世般若学之源。
支谶所译经典全属大乘佛教,其译文比较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本的面目,往往多用音译。
朱士行
中国**个去西方求法者是朱士行,他是后世认为的汉土**个真正的沙门。据说支谦在翻译竺佛朔所口授的佛经时,遇到不了解的地方就略而不译,因此首尾不相连贯,讲不通。朱士行深以为憾,于是“誓志捐身”,西行去求梵本。他在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从雍州长安(今陕西长安县)出发,西渡流沙,辗转到了于阗,在那里“写得**梵书胡本”《放光般若》九十章,二万余颂,计六十余万字。因受当地声闻学徒的百般阻挠,经本未能及时送出。到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方能派遣他的弟子弗如檀(意译法饶)送回洛阳。他本人则老死在于阗,终年80岁。
孙吴时期共译经189部,计417卷,孙吴的佛教重镇是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主要译经人员5名。当时的译经名家为支谦与康僧会。
支谦
支谦,一名越,字恭明,本月支人,故姓支。他受业于同族人支亮,支亮则受业于同族人支娄迦谶,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东汉末年,洛阳一带兵荒马乱,支谦随族人避乱南渡到东吴,孙权拜他为博士。他译经的时间是从孙权黄武元年到孙亮建兴三年(公元222—254年)。在这三十多年间,“他搜集了各种原本和译本,未译的补译,已译的订正。特别是对支谦的重要译作如《道行》、《首楞严》等加以重译,又帮助从印度来华的维祗难和竺将炎翻译。他到东吴后曾得到吴王的信任,叫他辅导太子登。后来太子死了,他就去穹窿山过着隐居生活,以六十岁卒于山中”。
支谦译经较多。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并且做得比较彻底。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就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他的主要译籍,凡是涉及重大哲学方面的概念,几乎都是来自《老子》,而较少受《庄子》的影响,这与两晋以后的译注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他过分追求美巧,不免离开原著,所以遭到后来的译学家们的激烈批评。其实,从三国到西晋,支谦所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佛教普及化,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支谦还首创“会译”的体裁。他曾把《无量门微密持经》和两种旧译对勘,区别本末,分章断句,上下排列,很下过一番工夫。译文加注,也始于支谦。
康僧会
康僧会,康居人,世居印度,后随父经商迁居交趾(越南)。十余岁时,双亲亡故,便出家为僧。他博览三藏、六经、天文、图纬之学。公元247年来到建康,孙权为他建塔,因此始有佛寺,称为建初寺。康僧会译有《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等共7部20卷。他的译文文辞典雅,而且运用了老庄的名词典故。此外,他还注释过《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经。
文、质之争
黄武三年(公元224年)在支谦和维祗难、竺将炎之间发生了一场文、质之争。公元224年,维祗难带来胡本《昙钵偈经》(即《法句经》)至武昌,与竺将炎共译。其后支谦又从竺将炎重受《法句经》,并重行校译。支谦批评竺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意出音,近于质直”,并在一开始就嫌竺将炎所译“其辞不雅”。由此,在中国翻译史上关于信、达、雅的问题已被提出。质派用以支持自己观点的不仅有佛经,而且有玄学依为经典的《老子》和《周易》,尤其有玄学的“言不尽意”的课题。这场争论,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胜利,但却是由文派*后成书。
竺法护
西晋的统治集团十分腐朽,既崇尚老庄哲学,又崇尚佛教。竺法护是此时杰出的翻译家。
竺法护(约230—308年),梵名昙摩罗刹,是世居敦煌的月支侨民,原姓支,8岁从竺高座出家,改姓竺,据说“诵经日万言,过目则能(记忆)”。他感到曹魏末年的僧徒只重视寺庙图像,而忽视对西域大乘经典的传译,深以为憾,于是随师游西域诸国,学会了36种语言,搜集大量经典原本带回长安。据近人研究,竺法护的译籍尚存84部。
竺法护译经的特点,可分为三方面:
一是种类繁多,范围广阔。他的译本,有般若经类,有华严经类,有宝积经类,有大集经类,有涅粲、法华经类,有大乘经集类,有大乘律类,有本生经类,又有西方撰述类等。当时在西域流行的经典大部分被翻译过来了,这就为大乘佛教在中国打开了广阔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