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孙其峰隶书作品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孙其峰隶书作品集

  • 作者:孙其峰
  • 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
  • ISBN:9787807380344
  •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 页数:60
  • 定价:¥12.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孙其峰先生原名奇峰,亦署琪峰,号求是楼主。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他是当代**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修养全面,绘事之外,书画篆刻也功力精深,为全国书法界所共誉。
    孙先生幼嗜书艺,盖得自庭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能写一手好字而名闻乡里,故深受薰染。孙先生上小学后,临习颜、赵楷法,为老师郝果轩先生所称许,郝先生擅写何绍基体的行草书,曾给孙先生不小的影响,使他对书法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上中学时,孙先生仍潜心翰墨,已小有名气,曾为乡人书写楹联。
    四十年代,孙先生为了谋生,去北京当了店员。做为全国文化**的北京,不少商店的牌匾,出自名家所书,孙先生对此悉心浏览观摩。那时北京举办的一些书画展览会上,也常常出现孙先生的身影。书画名家荟萃的北京,成为孙先生学习艺术的大课堂,在这里他不仅汲取了很多营养,也开阔了视野。工作余暇,孙先生临池联辍,这是已初涉汉代隶书,开始临写《史晨碑》。
    1944年孙先生考入了北平国立艺专国画科,这既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也是艺术生涯的新里程。在学校曾先后受教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秦仲文、王友石、汪慎生等先生,他们都是书画兼精的大家。孙先生更得益于寿石工、
    文章节选
    插图
    编辑推荐语
    孙其峰先生原名奇峰,亦署琪峰,号求是楼主。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他是当代**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艺术修养全面,绘事之外,书画篆刻也功力精深,为全国书法界所共誉。
    孙先生幼嗜书艺,盖得自庭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能写一手好字而名闻乡里,故深受薰染。孙先生上小学后,临习颜、赵楷法,为老师郝果轩先生所称许,郝先生擅写何绍基体的行草书,曾给孙先生不小的影响,使他对书法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上中学时,孙先生仍潜心翰墨,已小有名气,曾为乡人书写楹联。
    四十年代,孙先生为了谋生,去北京当了店员。做为全国文化**的北京,不少商店的牌匾,出自名家所书,孙先生对此悉心浏览观摩。那时北京举办的一些书画展览会上,也常常出现孙先生的身影。书画名家荟萃的北京,成为孙先生学习艺术的大课堂,在这里他不仅汲取了很多营养,也开阔了视野。工作余暇,孙先生临池联辍,这是已初涉汉代隶书,开始临写《史晨碑》。
    1944年孙先生考入了北平国立艺专国画科,这既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也是艺术生涯的新里程。在学校曾先后受教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秦仲文、王友石、汪慎生等先生,他们都是书画兼精的大家。孙先生更得益于寿石工、罗复戡、金禹民等先生,他们以书画篆刻而著称。这一时期,孙先生除了学习汉隶,又开始学习行草书,学的是二王(羲之、献之父子)和孙过庭的《书谱》。
    孙先生的隶书*有特色,遒练的用笔和苍劲洒脱的韵味,在当今众多写隶书的书法家中,独具一格,受到人们的好评。清代的隶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继汉隶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清人写隶书可谓是人才济济,卓然名家的不在少数。启功先生评论隶书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清代写隶书的像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不能不说是大家,是巨擘,在他们之后写隶书,不难在精工,而难在脱俗。”孙先生的隶书可贵之处就在于“脱俗”,从四十年代他就在汗隶上下力颇多,曾临写过《张迁》,《史晨》、《曹全》、《华山》等**的汉代碑刻,已达到了“精工”的地步。��十年代以后,孙先生的隶书字形横展,波势飞动,已独具面貌,但他不以此为满足,又融入汉代简牍的笔法。简牍为汉代人的墨迹,历来也虽有发现,但从未被书家所注重,自本世纪初以来,屡有出土,而且数量之多为****。简牍上的书法风格多样,因系墨迹笔法清晰可辨,又有纯任自然,天真烂漫的情趣,不少书法家都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取法,以资借鉴。孙先生喜爱居延、武威、甘谷等地的西陲木简,曾对极有特点的简书笔画,进行过认真的摹写和解析,故对汉简书法有着深邃的理解,汉简的书写者多出自下层士吏、军伍和民间书手,汉简的可贵之处是使人们清楚认识到汉代隶书的真实血肉面目,不再面对碑刻剥蚀漫漶的点画而感到困惑。但也必须意识到简书中也有过于粗率之作,不善学简书者,过分夸张一些点画,形成习气,或强调奇趣而流于狂怪。孙先生认为“简书非书法家所为,良莠不齐,学时不可不分精芜,须挑肥捡瘦,去粗取精。”孙先生对汉简采取了既有借鉴,也有取舍,不徒袭其貌,而是得其神髓,进而把汉简和碑刻熔铸于一炉。所以孙先生的隶书古朴、洒脱,很有魅力。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