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 作者:杨奎松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095867
  •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 页数:249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包括美国和前苏联等各有关**大量解密与开放历史档案文献的基础上的,本套书就是在利用这些*新的档案资料作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撰的北京大学国际冷战史专题讲义。本书着重于讲述冷战背景下中国对外政策形成和变动的情况,涉及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兴起、台海危机与中美之间的冲突、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80年代中国外交的变化。
    文章节选
    ? ?
    目录
    前 言/1
    **章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其对战后东亚的影响 杨奎松/1
    **节 有关冷战发生原因的探讨/1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意识形态根源/4
    第三节 美苏冷战之欧洲起源/7
    第四节 美苏冷战之亚洲起源/1l
    第五节 雅尔塔会议与苏联的有限目标/14
    第六节 美苏关系的恶化及对战后东亚的影响/19
    第二章 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冷战在亚洲的兴起 沈志华/30
    **节 中苏结盟的背景及谈判结果/30
    第二节 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美国的大举介入/34
    第三节 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作战/38
    第四节 前苏联航空兵与中朝联军并肩作战/40
    第五节 中苏同盟的经济基础与前苏联对华援助/43
    第六节 结束战争:中国站在亚洲冷战的*前沿/48
    第三章 缓和亚洲局势的“窗口时间” 蔡佳禾/54
    **节 走向和平共处的尝试/54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与中国的和平努力/62
    第三节 台海危机与中美关系的再度紧张/67
    第四节 万隆会议与中国重塑和平形象/72
    第五节 苏共二十大与波匈事件的冲击/77
    第六节 莫斯科会议与中苏分歧的隐现/83
    第四章 革命与危机的年代 陈兼/89
    **节 大跃进兴起与中国内外政策的转变/89
    第二节 中苏同盟关系的逆转/92
    第三节 第二次台海危机与中美对抗的继续/98
    第四节 西藏叛乱与中印关系恶化/106
    第五节 中苏分歧深化与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起始/110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革命化进程 牛军/118
    **节 5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关系动荡的起因及影响/118
    第二节 1960年的对外政策调整/122
    第三节 1962年对外政策的再度转向/129
    第四节 中苏论战及其后果/139
    第五节 援越抗美政策的形成/143
    第六节 中国**战略的调整/148
    第六章 中国联美反苏的战略出台 李丹慧/153
    **节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工作的严重干扰/153
    第二节 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的苏联因素/157
    第三节 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64
    第四节 中苏越盟友关系的转变/174
    第七章 建立反对苏联霸权的国际统一战线翟强/180
    **节 “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180
    第二节 中美建交的曲折过程/184
    第三节 推动建立世界反霸统一战线/191
    第四节 冷战背景下东亚的*后一战/194
    第八章 冷战与80年代的中国外交 牛~/197
    **节 “战争与革命”还是“和平与发展’’/197
    第二节 构筑中美关系的新基础/202
    第三节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及其意.~/207
    附录:大事记/213
    ……
    编辑推荐语
    ? 本专题讲义力图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放在国际冷战史的大背景下,结合冷战所带来的国际国内政治的复杂变化,重加梳理分析。作为**部从国际冷战史的角度,来讲授中国对外政策及其对外关系形成和变动的历史专题讲义,本讲义毕竟代表了目前国内国际冷战史研究在中国外交史问题上现阶段的研究水平。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