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经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这本书终于要问世了。回想起来,感慨颇多。 从2000年起,我连续三年为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的本科生主讲教育学原理的课程,并在这一讲授的过程中形成了十余万字的讲稿。2001年,由我主持申报的教育学原理课程教材建设项目,被学校教务部立为武汉大学"十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正式撰写并出版一本供综合性大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育学导论》教材,并做了多方面的准备。2003年,我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调教育科学学院工作,这本书的写作任务被我带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当时忽有一种冲动,想和新的工作单位的同事们一起,为学校教育学科的发展多做点事情,于是张罗了一批从事教育学教学与研究的同事,共同撰写这本书,以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教育学科学研究 的学术团队。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这本书终于写出来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到要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学术团队,是多么不容易。这一过程,也让我更多地体悟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应该更多地遵循的基本准则。 本书由我拟定写作大纲、修改全书并*后定稿。在统修定稿过程中,蒲蕊博士协助我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大纲中原来规划的有些篇章未能如期写出,留待日后修订时再行增续。
修改定稿过程中,尊重了各位作者不同的写作习惯与行文风格。 本书各章的作者分别是:**章:蒲蕊;第二章:原凯;第三章:肖吴、张霞;第四章:高新发;第五章:刘军;第六章:邓和平;第七章:周敦文;第八章:陈学敏;第九章:王碧云;第十章:程斯辉。 本书的写作、出版得到了武汉大学教务部和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本书的写作还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错谬之处,请各位读者指正。 沈壮海 2004年12月 于武汉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