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药工程学》是一门新型而独立的工程技术课程,是中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的主要专业教材。培养具有中药制药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急需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是我国实现现代中药产业化宏伟目标的基础,也是提高全��业工程技术素质整体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曹光明研究员的带领下华东中药工程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集二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与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以《中药工程学》一、二版为基础,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等高校的共同参与下编写了本教材。本书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学理论相结合,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质量可控性、工艺规范化、中试放大和技术标准化四个要素为主线;理论与实践并重,向学生系统介绍:中药制药生产单元过程,中药工业化生产,中药制药工程设计,中药工程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四篇十三章内容,76万字。依据本书的教学大纲,全书内容分为大纲要求与学生参阅两部分,各校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中药制药工程是一个“新型而古老”的工程技术学科,是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在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药制药工程就成为实施中药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因此,作为专业本科教材的《中药制药工程学》,它既有着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共性,同时由于中药生产工艺的特点,它又有着自身的规律与特性。
《中药制药工程学》将致力于中药工业化过程中的单元操作理论和工艺技术的研究,建立起适合中药工业体系的单元操作数学模型,丰富中药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并着重阐述:中药浸膏工艺、中药工业制剂、中药工程设计与中药工程智能化等四篇内容。工业化技术研究的**,将围绕着“质量可控性、工艺规范化、中试放大验证和技术标准化”四个要素而贯穿于中药工业生产的全过程。详细论述中药材的预处理、中药有效成分的工业提取分离,浸膏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粉体工程、流体力学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等及其具体应用。本书既有传统的炮制、浸渍法,又有先进的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及中药逆流多级提取工艺及装备设计等;既有传统的经验,又有现代理论技术,是一门融传统与现代工艺于一体的崭新的课程。
华东中药工程集团以自主知识产权提出的新型“共性”的中药工艺整合型生产路线,是集成了中药浸膏生产中常用的单元过程及现代分离纯化单元过程,以这些单元模块的有机组合,适应众多中药剂型对浸膏生产提出的多元化工艺要求,确定每个品种的不同工艺流程及其成套生产装置的设计;通过综合的“共性”技术平台,找出“个性化”产品的特性,达到工业化设计的目的。本组合工艺是在基本的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流程中,引入并应用了各种高新分离纯化单元工艺模块,如工业膜分离技术、微粉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工业色谱分离和指纹图谱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等,这就从中药生产的源头上改变中药工业在国际制药工程技术方面的滞后局面。中药产业历经了数百年的前店后坊的手工操作,迈入工业化生产仅有二十余年,待研究和解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问题很多,有待选好突破口,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
中药制药工程技术与人才水平是衡量我国中药行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培育大批高等复合式中药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今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而编写一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本科教材更是许多院校的迫切要求。华东中药工程集团在自身技术储备的基础上,运用其在中药制药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优势,发起并承担了本教材的主要编写工作。在此期间得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的支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将参与本书的师资培训工作;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单位的领导、教师十分关注本书的编写,分别派人参与本书的编写与定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