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总 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起
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教师的培养
融人高等教育体系的步伐大大加快,进一步深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势在必行。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根据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新时
期小学教师教育实际,提出了一整套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措
施,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提出��重要依据。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在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全国
各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系列教
材。为了加强对教材编写工作的管理、保证教材的质量和水平,特成立“高
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育部
师范教育司原司长马立、**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为编写委员会顾
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
原社长韩绍祥,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李志军,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教育
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魏国栋为编写委员会主任。编写委员会聘请了全国各
师范院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分别担任各科教材
的主编,全国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系、科)等直接从事小学教育专
业教学的一线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编写,并聘请了知名专家对各科编写大纲和
初稿进行审核。为了加强对这套教材编审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统筹,另成立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原常务副
所长吕达、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助理魏运华为编审委员会主任。
本套教材的编写,力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
思想,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
革的理念,紧密结合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实施素质
教育的要求,注重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努力构建科学的教材体系。本
套教材的编写,以党和**的教育方针以及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坚持以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师范性为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基础性与时代
性、国际化与本土化、逻辑性与专业性、规范性与灵活性、统一要求与各具
特色五个结合,试图在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强调培养未来
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把国内外*新研究成果与小学教育一
线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融为一体,紧密结合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学教育的实
际。本套教材可以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广大
在职小学教师进修或自学使用。
本套教材的编写出版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等有
关司局领导的多方指导,也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
教师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术团体及高校领导和专家
的大力支持,谨在此一并致谢。本套教材的编写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敬请广
大师生不吝指正,以使本套教材日臻完善。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
2007年1月本书前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造提供了可能,并促使教育朝着满足社会需要
的方向发展。然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使教育适应社会发
展的要求,需要相应的理论来指导。教育技术学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传播
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探求提
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理论及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21世纪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满足人类
的基本学习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寻找到了新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在不断深入,应用领域在逐渐扩大。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学生及在职教师应具
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此,教育部于2004年12月15日颁布了《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及技术支持人员的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提供了依据,也为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课
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提供了参考。
本书是“大学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中有关教育技术的专业必修
课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师范生认识
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更新教育观念,为在教学实际中应
用教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解决观念和方法这两个主要问题,达
到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的目的。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
据,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指导,结
合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师范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具体情况,借
鉴以往师范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经验,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针对性强。本教材的主要读者是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结合
教与学的特点,每一章都附有教学活动建议和拓展性阅读导航,并力求使教
学内容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二是实用性强。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的需要选择教材内容,在阐述基本理
论的同时,特别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在有关章节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方案和设计案例。
三是前瞻性强。紧密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新成果,
介绍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全书共分九章。**章“绪论”介绍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概
况、教育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及理论基础。第二章“教
学媒体概述”讲述了视听教学的理论基础,对教学媒体作了简要介绍。第三
章“听觉媒体”集中介绍了听觉媒体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讲述了音频信号的
数字化及计算机处理方法及计算机音频软件的制作方法。第四章“视觉媒
体”讲述了幻灯、投影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幻灯、投影教材的编制方法,重
点介绍了数码相机、图片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第五章“视听觉媒体”介绍了
视听觉媒体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流媒体的概念
及流媒体文件格式的制作方法,以及电视教材的制作方法。第六章“多媒体
组合教学应用系统”分别对多媒体电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室、闭路
电视教学系统进行了介绍。第七章“媒体的教学应用”分别讲述了运用媒体
进行课堂集体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个别化交互教学
模式与方法、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与方法、运用计算机
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第八章“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讲
起,对如何进行前期分析,怎样阐明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学习评
价的方法作了介绍。第九章“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学习”介绍了教育信息化
的概念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网络教育资源及其建设情况,教育信
息资源的选择、评价方法,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及方法。
本书由王铟任主编,李仁琪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
**章河北师范大学 高振环
第二章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尹冬明
第三章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 崔革
第四章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钮群
第五章黑河学院 曹福全
第六章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李仁琪
第七章北京师范大学 李伟、王铟
第八章 黑河学院 曲兆东
第九章 **广播电视大学 齐文鑫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编审人员对本书进行了认真审阅并提出了修改意
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此外,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资料和书籍,吸收、引用和借鉴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
果。在此,对有关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因编者水平所限,书中
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2月 第二节 幻灯、投影教材的编制
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含有教学信息的幻灯片、投影片,统称为幻灯、投
影教材。拥有丰富适用的幻灯、投影教材,是充分发挥幻灯、投影媒体作用
的基础。
一、编制幻灯、投影教材的基本要求
要使幻灯、投影教材在教学中取得预期的效果,编制教材时必须满足以
下基本要求。
(一)目的明确
要有明确的目的。或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或是为了讲清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或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
生的能力;或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等等。只有这
样,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才有明确的目标,选材、构思和确定表现技法时才
有依据。
(二)设计合理
向学生提供的知识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由于投影教材是一种模像教
材,制作时常采用模拟、夸张的手法。但模拟、夸张必须以真实为基础,要
防止因模拟和夸张违背科学性。投影在表现事物的运动特征方面有局限性,
所以设计、制作动片时要按照教学的需要和技术条件,合理地设计表现方
法,制作好动片的导向轨道,做好动片的起止定位,固定好转动片的转轴,
使动片的演示效果逼真,符合科学原理。
(三)选材典型
应选择知识体系中的**、难点和关键内容,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
联系,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触类旁通。
(四)启发思维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依赖事物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形
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
维过渡,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设计制作投影教材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思维特
点,通过生动、具体、直观的画面表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制作时,要力求做到理性内容虽
多,却又藏而不露,具有启发性、暗示性,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思维难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艺术性强
应增强艺术的魅力,以感染、吸引学生。要运用恰当的艺术形式,准
确、简洁、美观地表现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引人人胜、饶有兴趣地表达
严密的科学道理。因此,在设计制作中,要注意内容上的主与次、比例上
的大与小、构图上的疏与密、空间上的虚与实、色彩上的冷与暖、背景上
的明与暗、形式上的动与静等,以引起注意,调动情感,激发想象,促进
思维。
二、编制幻灯、投影教材的材料与工具
编制幻灯、投影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能弥补教学中幻灯、投影教
材的不完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进行设计,充分利用身边易找的
材料和工具来制作。
(一)编制幻灯教材的材料与工具
制作幻灯教材主要以摄影法为主,因此,材料和工具是照相机(详见第
三节)和各类胶卷(片)。
黑白全色片对所有可见光的敏感性与人眼对它们的敏感性大致相同,也
是普通摄影*常使用的黑白胶片。
彩色反转片是一种经过反转冲洗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胶片。彩色
反转片可以用幻灯机直接将影像投射到银幕上观看,也可以作为原片用来分
色制版印刷。彩色反转片色彩真实饱满,影像的清晰度高。不足之处是相对
于彩色负片而言曝光宽容度比较窄,曝光稍有不足或是曝光过度都会影响影
像的质量。
彩色负片主要是供印放彩色照片用的感光片,在拍摄、冲洗之后,可获
得明暗与被摄物相反、色彩与被摄对象互为补色并带有橙色色罩的彩色底
片。彩色负片的优点是曝光宽容度大,即使曝光不足一级或过度二级,仍可
能得到满意的影像。
此外,按色温来分类,彩色胶片还可以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大类。
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5 500 K左右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下拍
摄。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3 200 K左右的碘钨灯等光源下拍摄。如果用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 200 K左右的灯光下拍摄,画面就会偏橙红色调。
相反,如果使用灯光型胶片在色温5 500 K左右的日光下拍摄,画面就会偏
蓝色调。
(二)编制投影教材的材料与工具
制作投影片一般需要的材料与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投影片
(1)明胶片。透明度高,不易皱。一般使用涂膜明胶片,它的正面是药
膜面,药膜牢固,附着力强,易着色,便于作画。它的背面没有药膜,不能
附着颜色;即使着上了颜色,也会一擦即掉。绘图时,通常在正面着色、书
写、绘画。因此,绘画前要区别明胶片的正面和反面,具体方法主要有三
种。①哈气法,用口对着明胶片哈气,不上气者即为正面。②点色法,在明
胶片角的两面点色,擦不掉的一面为正面。③手摸法,用手的拇指和食指轻
摸明胶片边缘,无药膜的一面比有药膜的一面光滑。
明胶片可用来制作各种投影片,但要注意保护其光洁度,不要划伤,并
注意防止其卷曲,以免影响放映效果。还有一种明胶片两面均无药膜,它能
够被反复用来书写。
(2)玻璃片。取材方便,平整不皱,可反复使用。它可用来制作单
片、长条片、书写片、粉刻片等。其缺点是笨重、易碎,不便携带,同时
由于其表面光滑而不易着色。若要着色,可先将玻璃片洗净、擦干,然后
涂上大蒜汁、蛋清、透明胶等,在玻璃表面形成着色膜面,晾干后即可在
上面着色。
(3)玻璃纸。是用纸浆经过化学处理制成的薄而透明的纸,其特点是可
以用水溶性透明颜料甚至普通笔墨在上面直接书写,价格低,耐高温,平
整,放映时不卷曲,质量稳定,不易霉变。但是,玻璃纸受热后收缩性大,
质地软,不容易加边框,受潮后易起皱,因而不适于大面积着色,多用于制
作文字线条图表类投影片。
(4)涤纶片。又称聚酯薄膜,其特点是透明度高,弹性强,不易皱折;
耐高温,遇热收缩性小,放映不易卷曲;不吸潮,不霉变,可长期保存,主
要用于书写和复印制片。
2.颜料
手工绘制时应选择微粒很细、不含粉质、渗透力强、透光透色的颜料。
常用透明水笔墨水,也可选用制图墨水、碳素墨水和墨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