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花芽分化早晚因条件而异
树木花芽分化时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幼树比成年树晚,旺树比弱树晚,同一树上短枝、中长枝及长枝上腋花芽形成依次渐晚。一般停长早的枝分化早,但花芽分化多少与枝长短无关。“大年”时新梢停长早,但因结实多,使花芽分化推迟。 5.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花芽分化是在内外条件综合作用下进行的,但决定花芽分化的首要因子是物质基础(即营养物质的积累水平),而激素的作用和一定的外界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矿质元素及栽培技术等,则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条件。
1)芽内生长点细胞必须处于分裂又不过旺的状态
形成顶花芽的新梢必须处于停止加长生长或处于缓慢生长状态,即处于长而不伸,停而不眠的状态,才能进入花芽的生理分化状态;而形成腋花芽的枝条必须处于缓慢生长状态,即在生理分化状态下生长点细胞不仅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还必须进行活跃的细胞分裂才能形成结构上完全不同的新的细胞组织,即花原基。正在进行旺盛生长的新梢或已进入休眠的芽是不能进行花芽分化的。
2)营养物质的供应是花芽形成的物质基础
近百年来不同学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学说:
(1)碳氮比学说认为细胞中氮的含量占优势,促进生长;碳水化合物稍占优势时,有利于花芽分化。
(2)细胞液浓度学说认为细胞分生组织进行分裂的同时,细胞液的浓度**,才能形成花芽。
(3)氮代谢的方向认为氮的代谢转向蛋白质合成时,才能形成花芽。
(4)成花激素学说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证明:叶中制造某种成花物质,输送到芽中使花芽分化。究竟是什么成花物质,至今尚未明确,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激素,是花芽形成的关键,有的则认为是多种激素水平的综合影响。
总之,充分的营养物质不仅是花芽分化的营养基础,也是形成花激素的物质前提。
3)内源激素的调节是花芽形成的前提
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一定部位内产生,并输送到其它部位起促进或**生理过程的作用。花芽分化需要激素启动与促进,与花芽分化相适应的营养物质积累等也直接或间接与激素有关。植物体内自然形成的内源激素,目前已知能促进花芽形成的激素有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多来自于根和叶);对花芽形成有**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和赤霉素(多来自于种子)。随着科学的进展,人工合成了多种促花物质(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如B,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等。利用这些外用生长调节剂同样可以调节树体内促花
…… 我国栽培园林树木,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园林树木栽培由简单到完善,以至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专门学科。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的兴起和发展,园林树木栽培学成为该专业主要课程之一。所以,一本适合于高职园林专业学生使用的《园林树木栽培学》教材,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园林树木是指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的统称,而园林树木栽培学,就是研究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和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主要是运用树木遗传育种学、气象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基础理论来研究树木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适地适树、栽植成活、调控生长、整形修剪、复壮更新等技术原理,以指导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实践。园林树木栽培学不仅包括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包括一些必要的实践技能和技术,特别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栽培理论技术和方法。很显然,学好这门课程对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和园林养护管理等实践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学习这门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着重掌握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以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
本书的编写,考虑到高职园林专业的特点,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简洁明了的插图,使原理深入浅出,技术简化实用。既注意栽培管理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更注重其实用性,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书由田如男主编,并编写第2、3、4、6、8章,祝遵凌编写第1、5、7章,全书由芦建国审阅修改。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林业大学许多专家、教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有关学者专家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