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日本的经济赶超
QQ咨询:
有路璐璐:

日本的经济赶超

  • 作者:崔岩
  •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6247
  •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01日
  • 页数:216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日本自19世纪末期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以来的长期经济赶超为研究主题,以“历史进程——结构转变——制度演进”这一分析体系和多维视角为基础,对作为后发**日本的经济赶超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特点表现为在方法论上力求在经济赶超机制分析上的系统性和历史完整性;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与动态分析形成系统的日本经济发展论;对经济赶超过程中的制度形成与演进及其经济机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重要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和新的思考。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对以往研究的突破。
    文章节选
    **章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完成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确立的赶超英美强国的目标,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因此,日本被看做是后发展**成功实现经济赶超的典范。在国际经济学界,人们在关注日本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具有的现实影响的同时,还对其成功的发展经验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从后发展**实现经济赶超的角度研究日本经济的现代发展过程,是本书的**内容。
    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就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中的一员。但是,日本作为资本主义**中的后发者,其早期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发展同早期资本主义家相比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之处,甚至被作为发展经济的样本,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比如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的经济,他们在发展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中,多处采用了日本早期经济发展的实例来说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在**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著作中甚至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日本作为“准工业化**”,同其他发展中**一起进行比较研究。①实际上,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兼具了发达**和成功实现经济赶超的后发展**的双重身份,特别是其作为实现经济赶超典范的长期经济发展经验,对于当代发展中**实现经济赶超,丰富及发展经济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因此,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日本的长期经济发展进行经验研究,揭示其实现经济赶超的内在机制,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特别是后发**经济发展的合理路径,为构建合理的经济发展理论提供经验素材,并为发展中**的经济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提供理论及样本性的依据。
    ……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经济赶超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构思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日本经济赶超的历史分析
    **节 经济赶超的历史阶段I(1868~1905年)
    第二节 经济赶超的历史阶段Ⅱ(1906~1945年)
    第三节 经济赶超的历史阶段Ⅲ(1946~1975年)
    第三章 长期经济增长概观
    **节 日本长期经济增长的特征
    第二节增长趋势加速的原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
    第四章 二元结构与劳动力过剩经济的转型
    **节 二元经济理论溯源
    第二��� 日本的二元结构式发展
    第三节 劳动力过剩经济的转型
    第五章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变化
    **节 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日本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分析
    第三节 重化学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变化
    第六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结构
    **节 日本资本形成的长期变化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经济效果分析
    第三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
    第四节 资金循环与金融结构
    第七章 日本经济体制的发展演进
    **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战时统制经济与战后体制的发端
    第三节 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 政府干预与经济赶超
    **节 日本政府经济管理体制
    第二节 政府经济干预的案例之一:产业政策的实例
    第三节 政府经济干预的案例之二:金融规制与政策金融
    第四节 日本经济体制模式的再探讨
    附录:产业政策改变垄断租金国际分配的分析
    第九章 日本式企业制度
    **节 日本式雇佣制度
    第二节 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节 日本的企业间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