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考研翻译题型概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扩展,跨文化交流无疑成为了2l世纪*主要的一种交流方式,而电脑的普及和国际互联网的推广,更进一步地促进了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国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特别是受语言差异的影响,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作为��决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方法,翻译及翻译学就应运而生了,而且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普及化和大众化。然而,要想真正成为一位翻译名家甚至大家,却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翻译,不仅涉及文字,而且涉及文化、传统、习俗;不仅涉及现在,而且涉及历史。其内容繁杂,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学说,需要付出个人艰辛的努力去研究。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翻译也不例外。只要我们虚心学习,掌握一些有关翻译的基本方法、经验和技巧,并加以时日,反复练习,就能了解其中的奥妙,说不定会成为一名**的翻译家。
非英语专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英语考试中的翻译试题,具有相当的难度。但是作为一种考试,其出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只要掌握一定的翻译知识和解题技巧,就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要了解考研翻译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必须首先了解有关翻译的一些基本情况。
**节 翻译简介
一、翻译的定义
有关翻译的定义,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有的更是晦涩难懂。鉴于本书是一本指导应试的翻译书,主要从应用的目的出发,所以笔者认为,翻译就是译者用目标语言来表达源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首先,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即目标语言和源语言。源语言是指被翻译的语言,目标语言是指用来表达源语言的语言。比如,在考研翻译的英译汉中,英语是源语言,汉语就是目标语言。其次,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译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不同,即使对同一句话,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终的译文也就可能不同。所以,翻译本身也是译者的一种创造过程。
二、翻译的标准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翻译的标准很难统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国,比较全面的翻译标准是由清代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即忠实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1964年,钱钟书先生又提出翻译的“化境”说,要求译文与原作在除了文字形式以外的所有方面都能保持一致。这无疑是翻译的理想境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译者受自身水平、经历及时间的限制,往往很少有人能达到如此高的翻译标准,特别是对于应试考试的人而言。
一般而言,在实际丁作或考试中,除了考试的特别要求之外,对于非专业的翻译者而言,翻译要把源语言用目标语言清楚、确切地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得明白,即“忠实与通顺”,这是我们对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忠实”就是正确地理解和清楚地表达源语言所传递的思想,“通顺”就是要使目标语言流畅地道,让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所以,对于应试的考生来说,既要追求较高的翻译标准,又不能好高骛远、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而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以“忠实与通顺”为起点,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逐步向“化境”的方向努力发展。
三、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方法,就是指将源语言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针对不同的翻译对象,比如词、句、段和篇,翻译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其对象如何,*基本的翻译方法有两种:直译(I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
(一)直译
直译,一般来讲,就是指在翻译的时候不改变原文的用词和句子结构,严格来讲,还要力求保持原文的语境和风格的一种翻译方法。它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以句子为其基本单位,并充分考虑整篇文章的风格和体裁,在尽量不改变原文内容、风格和修辞的前提下,使译文通顺流畅。例如:汉译英中的“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纸老虎”(Paper tigeer),英译汉中的“safeguard”(舒肤佳)、“chain reaction”(连锁反应)、“make show”(做秀)、“All cru-.elty springs from’weakness(一切残酷生自软弱)”等等。
直译强调译文与源语言的对应,主张尽力按照源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来翻译,但要避免过分追求直译而“逐字、逐词对应的死译、硬译”。例如,有人将naillw way(银河)误译为“牛奶路”,有人将Mary is the apple(喻指“真爱的人”)of her mother’S eye误译成“玛丽是她母亲眼中的苹果”,有人将In heaven an angel is nobody(凡人)误译成“在天堂里,天使不是人”等。如果这样不顾中英文含义的差异和具体的语境,一味追求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不仅达不到直译的真正效果,相反还会扭曲原文的真正意思,甚至造成一些笑话。要避免直译造成的一些误解,就必须使用意译。
(二)意译
意译,是指在正确理解源语言意义的基础上,用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来传播源语言的意义和精神,而不受源语言语句形式或修辞所限制的一种翻译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不能直译时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一种翻译方法。这主要取决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在词、句、段和篇的表达方式和含义上的差异性,仅靠直译难以表达源语言的含义。例如,Itrains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你认为我幼稚可欺吗?)She’d never believe anything in trousers.(她再也不愿相信任何男人了。)如果对这些句子直译的话,恐怕就会令人啼笑皆非、捧腹大笑了。
(三)直译和意译的原则
直译和意译只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的分界线。换句话说,在任何翻译实践中都没有**的意译,也没有**的直译。它们只是处理翻译的两种不同方法,都是为翻译所服务的,任何孤立地强调其中一种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一般而言,在准确理解源语言意义和不违背目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能直译的尽量直译,不能直泽的再意译。所以在翻译实践中,要根据翻译的不同标准和要求,因需而异地灵活使用这两种方法,使译文在“忠实与通顺”的基础上尽量达到“化境”的标准。
【例1】Youth looks forward and age backward.
【直译】青年向前看,老年向后看。
【意译】青年人爱展望未来,老年人爱怀念过去。
该例中,采用直译和意译都可以。直译和意泽都表达出了源语言的意义,且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都达到了“忠实与通顺”的标准,可谓各具特色。直译简单明了、惜墨如金,意译形象生动、对比鲜明。
【例2】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9.
【直译】朵朵乌云银衬底。
【意译】黑暗之中总有一线光明。
从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两个译文都可以。同时也可以看到,直译并非纯粹的直译(每朵乌云都有一根银色的线),直译中也有部分意译(银衬底);如果是纯粹的直译,恐怕根本行不通,令读者不知所云,难以符合翻译的基本标准。而意译则在正确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摆脱了源语言词汇的限制,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忠实而通顺”地表达了源语言的意义,可谓达到了“化境”的翻译效果。
【例3】There were several straws in the wind.(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gblows.)
【直译】风中有些干草。
【意译】真还有些蛛丝马迹可寻。
很明显,该句如果采用直译,虽然貌似可以,汉语译文也可理解,但却从根本上误解了源语言的含义,不但没有达到“忠实而通顺”的*基本标准,更会将读者引入歧途。意译虽然看起来与源语言形式截然不同,但却抓住了源语言的真正含义,是在不能直译前提下的必然选择,取得了较好的翻译效果,达到了翻译的真正目的。
四、翻译的过程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顺序阶段:阅读理解和转化表达。阅读理解是转化表达的前提,转化表达是阅读理解的结果,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的先后顺序,也很难划分出明确的界限。因为事实上,我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往往就开始考虑如何转化表达的问题,而在转化表达的过程中更需要不断重新地阅读理解、反复推敲,以使译文符合“忠实与通顺”的基本翻译标准。所以,翻译的过程是一个从阅读理解到转化表达且两者相互渗透的反复循环的创造过程。
(一)阅读理解阶段
翻译时的阅读理解不同于一般做题时的阅读理解。这种阅读理解过程是双向的:既要考虑整体(文章的语言风格、篇章结构等),也要考虑局部(词语的翻译、句序的调整等);既要用源语言思考,又要用目标语言思考,其阅读理解的深度、复杂过程及所耗费的精力都要远远超过一半的阅读理解甚至自我创作。
一般而言,翻译时的阅读理解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文化背景和写作风格
阅读时,首先要对原文的文化背景和写作风格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原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写作风格和文章体裁等非语言环境是正确理解原文的总体依据,掌握这些知识有助手深刻地了解原文的主题思想和确定译文的表达风格,有助于更好地确定译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词汇的意义。例如:散文的语言要追求含蓄的美,实用文体的语言则要追求严肃的美;译文既要保留原作的风格和文化背景,又要竭力采用读者所熟悉并能够充分理解的目标语言的风格;等等。特别地,在翻译一些涉及文化背景的谚语和俚语时,尤其要注意两种语言之间文化的差异。例如:God helps whose who help themselves.本句的意思在汉语中有同样对应的词语,意思也很接近,可以直译成“天助自助者”。但是,同样的谚语,有时却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译成不同的汉语,如“reap what one has sown”,可以译为:自食其果、种瓜得瓜、咎由自取、命该如此、自掘坟墓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