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境问题
1.两类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危害也各不相同,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分类。
(1)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洪水、旱灾等发生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就属于这类问题。原生环境问题不属于环境科学研究的范围。一些地学学科和近年出现的“灾害学”这一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原生环境问题。
(2)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分成自然环境的衰退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类型:
①生态破坏主要是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引起的。例如,人类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大量开垦土地,造成自然植被的减少,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都属此类问题。
②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出的废弃物和余能进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产生了对人类不利的影响。环境污染从被污染物方面考虑,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从污染物方面考虑有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和微波干扰等。这就是说,环境污染包括什么被污染和被什么污染两大类问题。
2.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
环境问题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开始存在,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人类发展历史看,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原始人类时期
此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为穴居树栖,以野生动植物为食,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人类的劳动主要是原始采集和捕猎活动,生产能力极为有限,对环境的干预和影响极弱,主要是靠自然的恩赐度日。这一阶段,还不存在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问题。但这一时期也开始了环境问题的萌芽,如在人类聚居区周围过量捕采野生动植物,由于用火不慎使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局部地方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们不得不迁地生存。但总的来看,在原始人类时期,人口的数量、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都极为有限,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尚未超出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 公众的环境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激发人对地球、对社会、对后代的责任心的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建立良好关系的教育。这是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终生教育内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为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以人类认识上的的某种滞后,环境问题必然是一些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我们不仅要在事实和技术的层次上关心并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尤其需要每个人环境意识的养成。只有这种环境意识的养成,才会积极学习有关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术,以正确对治各种环境问题。
一个人在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意识的培养,这对于保护环境,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代代新人,具有了良好的环境意识,就有可能避免许多环境问题的发生。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二十年来,世界上不少**在中小学教育中,以不同的方式增加了环境教育的内容。我国也不例外。有的采取单独设课的方式,更多的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为了顺应这种形势,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课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受过环境教育培训的教师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得以展开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比较理想的培训包括系统的环境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环境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能提供系统的环境教育训练的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不同专业方向的未来教师,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一种带有综合性质的环境教育培训,我们设计试验了一种以环境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为主线的案例式综合性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环境科学的同时,感受、体验、领悟渗透其中的环境教育思想和未来可以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它要为师范生将来能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和内容,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直至开设环境教育的选修课打下基础。
我们尝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组织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知识内容,以便在较少的课时中,有效地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某些环境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受到启发,进而举一反三,提高发现和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就具体案例展开研讨,有利于学科交叉,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