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

  • 作者:刘俐俐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0788
  •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01日
  • 页数:272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关于文学“如何”的理论著作。全书的理论基石是:文学理论是由关于文学“是什么”和文学“如何”两个方面所构成。作者多年执著于文学“如何”的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分布于上中下三编。上编讨论文学“如何”存在的理论,基于文学文本多层次存在的理论,分别在叙述层、结构层、形象和意象层辨析了文学性存在的可能、形态及艺术效应。中编基于文学文本内外方法相互结合与转换以及方法论自身的思考,分别讨论了谱系学、发生结构主义等文本分析方法。下编讨论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是关于文学“如何”的理论与方法在民族文学研究中的延伸,闪烁着作者对民族文学的敏锐眼光。
    文章节选
    上编 文学“如何”存在的理论
    **章 文学如何存在: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
    文学(文本)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沿用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追问文本是什么,结果总是陷入本质主义误区而难以形成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追问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海德格尔在对“存在”这一本体的追问过程中意识到:旧形而上学在追问“存在”的过程中总是把存在当做存在物来想象,谈论的是存在其实指的是存在物,存在作为世界的本源是本体论的对象,而存在物则是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另一方面,海德格尔又认为,因为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因此他设想应该以人的在世存在来追问人的存在,即不是抛弃存在者的存在来追问存在,而是在诸存在者之中选择一个存在者来追问,而在诸多存在物中只有人这个存在物符合条件。这样,海德格尔就把追问“存在”是什么的问题转换成了“存在为什么能够存在、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的追问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与其追问文本是什么不如置换成文本为什么能够存在,如何存在。文本如何存在的呢?这就是我们关于文学“如何”理论所力图解决的问题。
    ……
    目录
    上编 文学“如何”存在的理论
    **章 文学如何存在: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
    **节 文学性在叙事性文本中存在方式问题
    第二节 确定文学作品存在方式与文学批评
    第二章 存在于叙述层的文学性
    **节 多重不可靠叙述所产生的文学性
    第二节 “言者不知”所产生的文学魅力
    第三节 叙述语气与文学魅力
    第三章 存在于结构层的文学性
    **节 结构组合与文学魅力
    第二节 语词作为流通物形成结构与文学魅力
    第三节 两个窗口交叉的结构模式与艺术魅力
    第四章 存在于形象和意象层的文学性
    **节 转喻性文本的文学性生成
    第二节 意象隐喻的艺术魅力
    第三节 存在于形而上层的文学性
    中编 文学“如何”分析方法探微
    **章 发生结构主义:社会学方法新探
    **节 发生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世界观”对于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 社会学方法与其他文本分析方法的融合
    第二章 历史眼光与比较:谱系学方法探索
    **节 谱系学方法视野的形成与设想
    第二节 谱系学的文学性研究:以《阿绣》为例
    第三节 谱系学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关系
    第三章 历史文化典籍的互文性与文化批评方法
    **节 历史事件和故事作为历史文化典籍“如何”进入现代短篇小说
    第二节 古典诗词和典故作为历史文化典籍“如何”进入现代短篇小说
    第三节 历史文化典籍与现代小说中“形而上质”形成的关系
    第四节 小说中的历史文化典籍与读者记忆
    第四章 在经典与后经典叙事学视野下考察文本内外结合与转换的方法
    **节 从西方后经典叙事理论切入的理由
    第二节 后经典叙事理论搭建的基本平台
    第三节 后经典叙事理论与历史性难题的解决
    第四节 后经典叙事理论的发难与方法论的革命
    第五节 “后经典的方法”增加了文本批评的切入“点”
    第六节 “假设命题式”批评:后经典的方法
    第五章 故事讲述模式中的批评方法
    **节 “*后一个”的故事模式
    第二节 “故乡与返乡”的故事模式
    第三节 “故事套故事”的故事模式
    下编 关于文学“如何”的余论
    **章 地方性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形态(一)
    **节 为什么要讨论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
    第二节 《黑骏马》的文学性生成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文学性生成
    第四节 《黑骏马》与《尘埃落定》比较及其结论
    第二章 地方性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形态(二)
    **节 以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看民族文学作品的形态
    第二节 汉语平台上民族文学的传播、交流与融合的机制与独特价值
    第三节 汉语写作的民族文学作品的文化认同意义
    编辑推荐语
    这是一部关于文学“如何”的理论著作。全书共分三编。上编讨论文学“如何”存在的理论,基于文学文本多层次存在的理论,分别在叙述层、结构层、形象和意象层辨析了文学性存在的可能、形态及艺术效应。中编基于文学文本内外方法相互结合与转换以及方法论自身的思考,分别讨论了谱系学、发生结构主义等文本分析方法。下编讨论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是关于文学“如何”的理论与方法在民族文学研究中的延伸,闪烁着作者对民族文学的敏锐眼光。本书内容丰富,论述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