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01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01

  •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01日
  • 页数:429
  • 定价:¥39.00
有路网官方销售当前缺货!我们给您推荐以下入驻店铺购买:
* 特别说明:入驻店铺图书非有路网直接销售,具体问题请您联系店主。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 广东省
    中山市
    只卖正版,多地仓库发货,有时候会分多个快递发,可以放心下单
    精品二手书店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302463387
    ¥15.10
    3
    99.65分 / 51054笔
    2025-03-17
  • 广东省
    汕头市
    满90元包邮,只卖正版二手,多仓库发货,亲可以放心下单,售后问题请直接电话联系客服
    正版书店满90包邮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22242932
    ¥15.10
    2
    99.64分 / 17861笔
    2025-03-18
  • 江苏省
    盐城市
    满10元包邮,不接急单,只卖正版二手,多地仓库发货,
    诚意书店满10元包邮
    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351653154
    ¥17.50
    4
    99.40分 / 21752笔
    2025-03-18
  •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呈现给读者的,是学者与决策者、学术文化与决策文化之间就我国“十五”期间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精彩对话。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现实是穷国办大教育,但是大国也必须办强教育。如何保持大教育和强教育之间的必要张力?如何处理基础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基础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作者们以他们的睿智、热情和民族责任感,不仅表达了他们的观点,而且展现了他们的思考过程;不仅讨论了教育决策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且讨论了决策本身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文章节选
    (一)素质教育政策导向要形成多样化的架构
    政策导向的多样化问题是指在强调政府行为的规定性、统一性的同时,要对政府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和规范,并强调在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多样性和开放性。素质教育实践为制定素质教育政策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但是,一旦某项政策由政府程序通过指令性行为开始实施时,往往由于实际情况的不确定性、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执行层各种因素的影响,政策的某种规定性可能就变为限制性,统一性就变为指令性,本来具体生动活泼的局面就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出现淡化政策的基本要求、扭曲政策基本方向的政策失真现象。这一现象还可能导致产生政策性疲倦,*终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式主义体现出来。现在,有些地方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怪圈”:以往的“应试教育”作为禁锢教师、学生的枷锁已被打碎,但却在冠以“素质教育”名义下实施“新”的“应��教育”。我们讲素质教育政策要在法制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应该理解为为了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政府对学校行为和教师行为的某些政策性限制。但是,在对待教学思想、内容、教材、方法、途径和手段方面,政策指导应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事实说明,用行政手段统一推行教学典型和经验往往造成形式模仿和行政应付。因此,对**政策制定和实施来说,强调政策导向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给予地方和基层更多的教学方面的政策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政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将有利于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政府在处理宏观管理与下放权力的关系中,政策导向的多样性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质也是一个政策民主化问题。素质教育实施要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政府行为是一个有效行为,但不能搞成一个承诺行为。素质教育依靠政府启动是一个明智的行为,但要始终依赖这一行为,就可能导致的是一个短期行为或限制性行为。 教育活动中“决策文化”与“学术文化”两分的状况,即教育政策的制定脱离研究背景、缺乏理论支撑,教育理论的研究脱离现实要求、缺乏应用价值的状况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决策者和学者双方共同的主观意识。这种变化的突出一点,就是教育政策研究的迅速崛起。教育研究的后起之秀
    教育政策研究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领域,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比较泛化,其理论与方法的规范建设尚在进行之中,但是却受到了各国教育决策人员和学者两方面的共同重视,以政策研究为议题的国际教育会议、刊物、组织、研究项目等与日俱增,其研究的影响力也日益巨大。教育研究的这种重要变化,是由教育政策的成败好坏在现代社会中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所决定的。
    目录
    前言 深化教育政策研究 加强两种文化交流
    **部分 对教育政策的现实评论
    要十分关注和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试论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
    附:“减负”与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意义——访**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康宁
    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及几个相关问题的政策分析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与世纪展望
    对2000年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发展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教育工作的思考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基本格局和政策讨论
    课程改革的政策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政策的反思
    创新教育的政策导向
    加强和改善德育作的政策基础
    对基础教育几个社会关注热点的分析
    关于“减负”的政策思考
    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与政策思考
    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评议
    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第二部分 对教育政策的理论探索
    教育功能分化与政府责任定位
    特稿:教育,机会与公平分配
    教育政治学的新方向:教育政策分析
    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定位分析
    试论教育政策研究的分类及理论基础
    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一种分析的框架
    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社会“三元结构理论”的视角教育政策过程中的个体选择
    对到访教育行政部门贯彻**教育政策的政策学分析
    西方教育政策的历史和理论基础
    基础教育财政制度比较研究

    附录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附录二 2000年中国教育政策大事记
    附录三 基础教育研究著作、论文索引

    后记
    ……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语
    探索决策理论
    分析政策热点
    积累历史资料
    暂无商品评价信息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