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来自花前月下之浅斟低唱,所以,“词为艳科”。*初,词是为了配合歌舞酒宴问流行音乐之演唱而创作的。由“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柔声歌唱。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宋人云:“词主乎淫,谓不淫非词也。”(方莘《方壶诗余自序》)唐宋时期娼妓业的兴盛发达造就了歌词的特殊繁荣。以往普通读者接触宋词,固然熟悉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之类缠绵悱恻的恋情词,印象更深的时而则为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之类声情豪迈的作品。多年以来强调文学思想性的教育,又过度地抬高了苏轼、辛弃疾这类作品的地位,使读者对宋词的概貌缺乏正确的把握和理解。本书力图在辨析宋词起源的基础上,描述歌词这一特殊抒情文体的特征,揭示宋词价值之所在,描绘两宋歌词发展的脉络,还原出一个比较合乎历史真相的宋词创作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