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左传》智慧名言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左传》智慧名言故事

  • 作者:张树晔 沈冰稚
  • 出版社: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12626
  •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01日
  • 页数:226
  • 定价:¥2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左传》的全名是《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与《春秋公羊传》、《春秋彀梁传》的性质相同,都是解释《春秋经》的。《左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在“十三经”之列。《左传》内涵极为丰富,长期以来,人们已不仅仅单纯地将其看做一部经书,也把它作为一部记事翔实、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和杰出的文学名著来看待,视其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本书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目的,在编写过程中力图全面而翔实地展现《左传》的思想精华,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融学术性、通俗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书中各篇均包括名言、要义、故事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名言主要是精选《左传》一书中蕴涵哲理、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警句,涉及德治仁政、修身养性等诸多方面;要主义是针对名言发生的时代背景进行简要阐述,概括其基本含义和历史意义;故事则是力求以通俗而生动的文字反映和表现名言的**思想,揭示其蕴涵的深刻哲理。
    文章节选
    多行不义必自毙
    【名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隐公元年》
    【要义】
    作恶多端,必然自取灭亡。此语系郑庄公在与其弟弟共叔段争夺权利时所说。郑国是春秋初期的一个新兴**,郑武公和他的儿子庄公先后成为王朝卿士,帮助周王管理国政。郑庄公有雄心大志,他对内战胜弟弟共叔段,加强**政府的权利,巩固统治基础;对外进一步蚕食邻近的**,扩张领土,并与腐朽的东周王室发生冲突,还曾打败周桓王领导的诸侯联军,获取胜利。这是后话。
    本篇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统治集团家庭内部一场勾心斗角的残酷斗争,揭示了他们的丑恶面貌。对于共叔段阴谋夺取政权和姜氏偏袒成性、暗中为小儿子做内应、不惜发动一场血腥内乱的行为,作者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但是,作者揭露更充分的是郑庄公虚伪、毒辣、阴险的本性:他明知共叔段图谋叛乱,却故意纵容,让他的罪行得以进一步发展,以便可以*终将自己的这个同胞兄弟置于死地,并将偏私成性的母亲驱逐出宫。
    【故事】
    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女子武姜为妻,先后生了两个儿子:庄公和共叔段。由于生庄公时难产,姜氏受到了不小的惊吓,所以虽然同是自己所生,姜氏却非常讨厌庄公而一心偏向小儿子——共叔段。姜氏喜爱共叔段,便处处偏袒他,一心想立他为太子,但是废立太子毕竟事关重大,所以姜氏屡次向武公请求都未得到应允。
    庄公继位为郑国国君之后,姜氏便向庄公请求将制地作为封邑赐给共叔段。由于制地地势险要,不久前曾发生过暴乱,因而庄公没有答应。于是,姜氏又请求封赐京城给共叔段,共叔段住到京城之后,嚣张跋扈,人人称之为京城太叔。按照当时的规矩,各个城邑的城墙长度和面积大小都是有严格的标准的:大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的都邑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都邑则不能超过九分之一,否则不仅不符合礼制,而且还意味着犯上作乱,是坚决不允许的。但是,共叔段却有意将京城的城墙加长,完全超出了**所制定的标准,这在当时引起了群臣的注目和警觉。大臣祭仲担心共叔段占据了这样大的都城,将来势力一旦发展起来,必定会威胁到国君的**和**的稳定,因此他马上提醒庄公要早作打算,以免姜氏和共叔段滋生事端,成为**的祸害。
    没想到庄公却作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姜氏硬要这么做,我又能怎��样呢?如若是祸害,我又哪里能逃避得了呢?”祭仲看到庄公不以为然,心中十分着急,说:“姜氏一心宠爱她的小儿子,她的愿望恐怕很难有满足的时候,如果您不能早些处置共叔段,而让他的势力一味地滋长蔓延,时间一长怕就难以想出对付的办法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除尽,又何况是您尊贵的兄弟呢?”庄公却十分平淡地答道:“干尽坏事,多行不义,必然会自取灭亡的,您就姑且等着瞧吧。”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太叔就下令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城邑,暗中归属自己管辖。这时,另外一位大夫公子吕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又一次奉劝庄公要尽早铲除太叔的势力,他对庄公说:“一个**不能够有两位国君,现在太叔已经在那里发号施令了,您究竟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打算把**让给太叔,那么就请您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是,就请您立刻下令除掉这个祸患,千万不能让百姓产生别的想法。”但是庄公却依然看似平静地说:“用不着,他一定会自取其祸,走上死路的。”
    太叔看到郑庄公对于自己的挑战没有什么反应,胆子愈发大了起来,他又继续收取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私邑,并将其扩大到廪延一带。公子吕担心太叔的势力不断扩大,会进一步获得民心,于是又一次催促庄公赶紧动手。但是,庄公依然没有答应,他说:“不必担心。他的行为,对**来说,是不义;对家族而言,是不亲。不亲不义的人,百姓是不会亲附的。他的地盘扩大得越大,他自己也将毁灭得越快。”
    太叔看到郑庄公对他不闻不问,气焰更加嚣张他开始进一步整治城郭,储备粮草,修整武器装备,充实步兵和战车,并勾结了姜氏作为内应,到时候替他打开国都城门,准备袭击郑国都城。
    其实,郑庄公早已做好了一切防备工作。在得知共叔段准备攻城的确切日期之后,他便立即发布命令,派出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抢先进攻京城,攻打共叔段。京邑的百姓也趁机反叛了共叔段。在庄公出其不意地征讨之下,共叔段根本无法回击,只得狼狈退入鄢地。庄公又马上下令穷追敌寇,攻入鄢地,共叔段只好逃亡到了共国。至此,共叔段的势力被彻底击溃,郑庄公的统治地位*终得以巩固。
    爱子教以义方
    【名言】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隐公三年》
    【要义】
    义方,做人的正道,行事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后多指家教。疼爱孩子,应该用正当的道理去教导他,不要使他走上邪路。故事发生在卫国。卫庄公由于过分宠爱和纵容自己的儿子,导致了卫国政局的混乱和悲惨事件的发生。这个故事教育后人,也告诉后人,怎样才是真正疼爱孩子,关心孩子,否则孩子一旦走上邪路是很难回头的。这个故事同样也赞美了大臣石碏为了**、大义灭亲的正义之举。
    【故事】
    卫国的庄公娶妻庄姜,是齐国太子的妹妹,庄姜十分美貌但却没有孩子。于是,卫庄公又在陈国娶了厉妫(gui)做妻子,生了孝伯,但是不幸也夭折了。与厉妫一起陪嫁过来的妹妹戴妫为庄公生了一个儿子,即桓公,庄姜视如己出。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从小喜欢惹是生非,舞枪弄棒,却十分得庄公的宠爱,庄姜则极其讨厌他。根据古代礼法,在一夫多妻制下,妻与妾的地位是有极其严格的尊卑之分的,就连他们的孩子也因为母亲尊卑地位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妻所生之子称为嫡子,妾所生之子称为庶子,嫡子因为母亲地位尊贵因而享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才可能有机会被立为嗣子,享有继承大统的机会和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母亲也会凭借儿子的身份来提高自身的地位,即母以子贵。
    大臣石碚看到庄公实在是太宠爱公子州吁了,于是规劝庄公说:“喜欢自己的儿子,应当以道义去教育他,才不至于使他走上邪路。骄傲、**、放荡、逸乐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而这四种恶习之所以会发生,正是宠爱太过分的缘故。如果您准备立州吁为太子,那就应该马上定下来;如果不能立即明确,则会逐步引导他酿成祸患。那种能够受宠而不骄傲、骄横而能安于地位的下降、地位下降却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很少见的。何况州吁出身低贱,低贱妨害尊贵、年少凌驾年长是反常的现象,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爱弟、弟敬兄才是正常的现象。作为统治民众的国君,应当行事得宜,尽力免除祸患,而您却在招致祸害。”石碏是在明确地告诉庄公,州吁现在所享受到的权利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作为一个庶子所应该得到的标准,如果他将来不能继承王位,那么他一定不甘心自己的地位降落在别人之下,这样就一定会酿成**的祸患。但是庄公却并没有听取石碏的劝告。
    石碚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交往频繁,交情深厚,石碚力加劝阻也无济于事。等到卫桓公继位为君后,石碏就退休了。
    一年之后,公子州吁果真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君。由于州吁仗恃武力而过于残忍,卫国百姓十分不服,国内长时间得不到安宁。石厚这时与州吁已经是狼狈为奸了。为了帮助州吁顺理成章地成为卫国国君,他便向父亲石碏询问如何才能安定君位。石碏痛恨州吁的犯上作乱和自己儿子的不明事理,沉思良久,他对儿子说:“朝觐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的地位。”石厚又进一步问道:“如何才能去朝觐呢?”石碚早已打定了主意,准备牺牲儿子的性命来换取卫国政局的稳定和百姓的幸福,于是便装作很有信心地说道:“陈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宠信,如果让他代为请求,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卫国与陈国现在十分友好,所以陈国是不会拒绝的。”石厚这一次果真听取了父亲的意见,于是马上伴随州吁来到了陈国。
    石碚这时早已派人悄悄到了陈国,告诉陈国的国君说:“我的年纪大了,不能为**做什么事了,但是这两个人的确是杀死我们君主的凶手,请您趁此机会将他们抓住。”陈国于是把州吁和石厚囚禁起来,随后请卫国派人来陈国进行处理。卫国便派人到陈国将弑君的州吁杀死,石碚也同时派出自己的管家把儿子在陈国处决。
    后来,卫国使者到邢国迎接公子晋回国即位,公子晋就是历史上的卫宣公。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也流传至今,为后人所称颂。
    ……
    目录
    总序
    导读
    多行不义必自毙
    爱子教以义方
    爱子可失,恶不可长
    见恶绝其本根
    礼,经**,定社稷
    昭令德以示子孙
    君使民慢乱将作
    一鼓作气
    国兴听于民,国亡听于神
    风马牛不相及
    唇亡齿寒
    何为忠贞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国不可狃
    重怒难任,陵人不详
    量力而动其过鲜
    国无备虽众不可恃
    怀与安,实败名
    莫贪他人之功
    信,国之宝也
    有德不可敌
    定人之谓礼
    不以一眚掩大德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贼民之主,不忠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鞭长莫及
    尔虞我诈
    政之大节
    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忠乃社稷之固
    仁信忠敏
    侵官,冒也
    称仇不谄
    事君不避难
    我德则睦,否则携贰
    衡而委蛇必折
    我之不德,民将弃我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居安思危
    不贪为宝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
    立德、立功、立言
    德为国之基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政如农功
    善为国者刑赏有度
    服美不称,必以恶终
    君不可失其信
    民需正德以幅之
    邻于善,民之望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