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荀子》智慧名言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荀子》智慧名言故事

  • 作者:张树骅 沈冰稚
  • 出版社:齐鲁书社
  • ISBN:9787533312626
  •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01日
  • 页数:225
  • 定价:¥2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立足于现实,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要求人们[明于天人之分]大胆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哲学史上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荀子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他认为,人性是[恶]的,正因为人性恶,才需要后天的外部教化和自我修养 ,提出了[学不可以巳]的教育主张。
    《荀子》书中各篇大都通篇议论,有论点、论据,结构完整说理透辟,标志着论说散文的成熟。荀子学识广博,论证中多引儒家经典文句,行文又汲取战国纵横家之长处,故行文句式整齐,辞采宏富,注重修辞的运用,语文颇具韵律美和形象美。
    文章节选
    学不可以已
    【名言】
    学,不可以已。——《劝学》
    【要义】
    已,停止。就是说,学无止境,不可半途而废。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日趋衰落,各诸侯国逐渐兴起强盛。各国雄踞一方,逐鹿中原。在连年混战中,各国君王逐渐认识到招贤任能对取得胜利的重大意义。对国君来说,取一贤足以称霸一方,失一贤也足以国破身亡;反过来对士人来说,一旦受到国君重用,则可以一鸣惊人,一步登天,甚至可以美名远播,流芳百世。而贤士是需要培养的,需要后天教育的。要想成为一名贤能之士,除先天聪慧之外,更需要后天的努力学习。为此,重学之风油然而兴,四方有志之士为显名诸侯,学而不倦。大儒荀子对此早已明了于心,他深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成就一世英名,首先要积蓄力量,要刻苦学习。因此,《荀子》开篇**章**句便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个深刻命题,告诫后人为学、治事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废,否则将一事无成,遗憾终生。
    【故事】
    战国时期,邹国有一士人,姓孟名轲。他博学多知,德高望重,而且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他曾多次游说诸侯,以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当时的齐威王、梁惠王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主张节用爱民,反对穷兵黩武。他又提出“人性本善”之说,认为人类生来皆有侧隐之心,只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才出现了所谓的坏人,才有了所谓的好人、坏人之分。因此,他特别重视修身养性,要求人们谨慎行事,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此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于他仁德爱人,为民请命,获得了百姓的爱戴与敬仰,从此美名远扬。仁人志士纷纷慕名前来求学问道,一时之间追随者云集。冠盖者夹道。人们尊称他为孟子,并被后人誉之为“亚圣”。
    可是,孟子小时候却很不幸。他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他的母亲抱着不足满月的孟轲天天以泪洗面,不知如何是好。好心的邻人纷纷前来相劝道:“死去的已经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你哭得再伤心,他也不会回来了。而我们活着的还要继续生活下去,即便你不为自己的以后着想,难道也不为你怀中的婴儿着想吗?他自小便失去了父亲,已经很不幸了,难道你希望他再失去母亲成为一名孤儿,受人冷落吗?难道你希望你的儿子在饥寒交迫中庸庸碌碌过一生吗?”邻人几句话提醒了孟母,从此,她振作起来,下定决心将孟轲抚养成人,决不辜负亡夫的期望。
    她本出生于士人之家,自小便读书识字,知书达理,更有远见卓识。她深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材”这句古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特别重视对孟轲的教育。虽然家里一贫如洗,但她却不辞辛苦,以织帛所得的微薄收人供孟轲上学,并言传身教,亲自督促孟轲勤读经书,多学往来揖让之礼。每天天不亮,孟母便起床洒扫做饭,同时叫醒睡梦中的孟轲朗诵诗文;晚上又陪孟轲苦读到深夜。孟母含辛茹苦,希望孟轲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成为一名对社会、对**有用的栋梁之材。
    小孟轲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人见人怜。他年龄虽小,却很懂事,知道母亲日夜操劳,是希望他将来能一展宏图,报效**,因此特别地刻苦、勤奋。但他毕竟还只是个孩子,总是经不住外面那美好春光的诱惑,趁母亲不在的时候,偷偷跑出去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去小溪里摸鱼……天上飘舞的白云,岸上摇摆的绿树,树上嘤嘤的鸟鸣,小河里潺潺的流水,小伙伴们的嬉笑声,都让小孟轲魂驰梦绕,流连忘返。
    有**,小孟轲坐在屋里读书,他的母亲在旁边织帛。当时正值入夏时节,一道道阳光透过窗户斜射进来,照在孟轲身上暖暖的,非常惬意、舒服。院子里几只小鸟儿不停地叽叽喳喳,似乎在招呼小孟轲赶陕放下书本,莫错过了这美好的时光。小孟轲经不住诱惑,似乎看到了小伙伴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追逐嬉戏的身影。他们个个兴高采烈,似乎在向小孟轲招手呢!……想着想着,小盂轲便不由自主地忘了读书,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又重新读起来。孟母虽在一旁织帛,可孟轲的神情却尽收眼底,一点儿也没逃得过她的眼睛。他看到孟轲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聪敏的儿子义走神了。她一边织帛,一边暗自盘算:儿子虽然聪明好学,但是年龄太小,还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不懂得现在好好读书对以后为人处事的重要意义,更不会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对孟轲的这种学习状态,我不能视而不见,如果我放任自流,长此以往,浪费了大好时光不说,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儿子的光辉前程可如何是好?想到这里,孟母眉头一皱,狠下心来,将孟轲招呼到身边,随手拿起一把剪刀,果断地将正在纺织的丝线剪断了。孟轲一见,惊得目瞪口呆,不明白母亲为何突然将辛辛苦苦就要织成的帛剪断了。只听孟母长叹一声,语**长地对他说:“孩子,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何要将帛剪断。我们母子二人之所以能生活下来,完全仰仗我没日没夜地织帛。现在帛断了,我以前的劳动也白费了;帛不成为一匹完整的帛,就没人愿意买走它,更不用说卖个好价钱了!这样一来,帛卖不出去,我们母子二人将无以为生,生活也将更加窘迫与贫穷。现在你学习中断,就如同这剪断了的帛,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乱帛头,根本起不了什么大作用,更不会有所成就,留名千古,只能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呀!”孟轲听后,心头一震。他知道母亲此举用意深远,后悔自己贪图一时的耳目之娱,耽误了学业不说,更伤了母亲的心。对此,他追悔莫及,立即向母亲保证以后再也不敢贪玩了。小孟轲说到做到,从那天起,他改过自新,再也不三心二意,更不敢随便溜出去找小伙伴们玩耍嬉戏了。他发愤读书,刻苦学习,时时以母亲断织来警戒自己、激励自己、提醒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努力,孟轲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成为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成为我国又一位圣人,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尊敬、所爱戴、所敬仰。
    学习,非一日一时之功,需要天长日久一点点地积累,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需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可半途而废。古人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针对这些来说的。因此,后世学子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切不可贪图一时的耳目之快,荒废了学业,耽误了前程。不仅学习如此,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成为人人尊敬、爱戴的有用之才。
    居必择乡,游必就土
    【名言】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劝学》
    【要义】
    游,即游学、游仕,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外出求学、求事、求职等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居家,一定要选择风俗淳美的乡里;外出交游,一定要接近那些有学问、有品行的贤者,以防奸邪之事发生。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开放时代。当时,许多仁人志士为显身扬名而离乡背井,求学问道。其中一些人学有所成,功成名就,而另一些人却一事无成,晚景凄惨。成与不成,固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因素,但是,外出求学、做事,选择怎样的环境,结交怎样的朋友,无疑也是个重要因素。智者苟子在此告诫那些胸怀大志、期望一展宏图的士人一定要注意环境的重要作用。环境,是每一个人所赖以生存的外部世界。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人的品性。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如此。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人类性格塑造影响更大。有时候,优良的社会环境足可以造就一位圣人;而恶劣的社会环境,也可能将本来聪明伶俐、有所作为的人塑造成一个庸庸碌碌的小人。因此,深谙此理、深悟此道的贤人君子都注重择乡而居、择人而友。选择民风淳朴的乡间居住,多结交那些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无疑对人们自身的发展,对人格的完善,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故事】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孟母断织的故事,大家对孟子的早年生活也已经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再讲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某种启发,对大家的为学处世有所裨益与帮助。
    我们知道,孟子很小就失去父亲,由母亲仉氏靠织帛将他抚养成人,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清苦。但孟母立志要将孟子教育成材,尽管辛苦,却心甘情愿。她时时教诲孟子,督促他好好学习,而且不忘为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学有所安,不为外物所扰。
    起先,他们母子二人住在一座大山脚下,那里远离都城,面山背水,环境优美。远处高山林立,雾淡云清;近处流水悠悠,绿树葱葱。本来,这样的环境是*适合孟子读书学习的了,可是,大山对面、孟家附近,却有一块墓地。墓地上,经常有一些人前来殡葬死去的亲人。亲人离别的痛哭声、殡葬队伍的嘈杂声常常惹得孟子忘了读书,更有甚者,小孟子还纠集了一群小伙伴们学起了那些人的样子,做起了殡葬死人的游戏。
    ……
    目录
    总序
    导读
    学不可以已
    居必择乡,游必就土
    锲而不舍
    两视不明,两听不聪
    不行不至,不为不成
    操弥约,事弥大
    兼权之,孰计之
    人贵自知,量力而行
    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人有辨也
    以近知远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福至和理,祸至静理
    知者百举而不陷
    位尊则必危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
    君子辞让而胜
    用国之道
    善择者制人
    君子善服人
    君为民之原
    君仪民景,君盘民水
    闭目塞听
    招贤之道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
    士民亲服方能必胜
    政令信者强
    慎始慎终,谓之大士
    令行禁止王事华
    制天命而用之
    表明则不陷
    德能赏罚必称
    乐为治之盛
    人患蔽于一曲
    精于道者在为
    人以群分
    上臣事君以人
    人主有贤,如瞽有相
    人之与学,如琢如磨
    流言止于知者
    满招损,谦受益
    勿怨天,勿尤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下者,犹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