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历史·经典·文学(超值典藏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德川家康:霸王之家——历史·经典·文学(超值典藏本)

  • 作者:(日)司马辽太郎 冯千 沈亚平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003340
  •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 页数:371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他,出生于封闭落后的三河地区。三岁与生母离别,六岁作为人质流寓他国,辛酸和凄苦的人质生涯,锤炼出他坚毅无比的韧性和机警沉稳的个性。
    成年后继任城主,但领内豪族林立,领外强敌环伺。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存,他不惜充当今川义元的炮灰,随后义率领三河武士追随织田信长四处征战。刚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却不得不为取信于信长,痛心杀妻灭了。信长梦断本能寺后,秀吉抢先控制了局势。他一方面屈累代尊贵武士之膝,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占脚下;一方面埋首于在局部区域扩张势力范围。等到时机降临,他果断出击,将潜在的敌人彻底瓦解。
    他*大的特点,被人们总结为“忍耐”。也许为了能够与众多天才交战,这个既无作凡刨造力,又无**天资的普通人,只能以“忍耐”来磨炼自己、提升自己。但忍耐,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他,没有创造性,倾心于模仿他人的长处,将武田的兵法、信长的果断和秀吉的策略揽于一身。他,以正直和忠诚征服了信长和秀吉,可秀吉一死,他却骤变为谲诈多端的首领。叮见其正直和忠诚绝非真心为之,不过是掩盖锋芒的处事之术。
    司马辽太郎以流畅犀利的笔触,疏密有致地描绘了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德川家康由人质到下者的曲折人生,让读者深
    文章节选
    三河性格
    登上群山环绕的三河山①,沿着山径走到尽头,便来到与世隔绝的松平乡。盛夏炙热的阳光让我终生难忘。
    “这,就是德川一族的发祥地?”
    想到这里,不禁觉得此处的一草一木也非同寻常。但这里毕竟深山狭路,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连一条像样的小溪都没有。缺水的地方无法耕种稻米。德川家族的祖先松平氏以稗子、小米为主食,平日在山中以砍柴谋生,因而个个生得彪悍。这让人想起建立中国元朝的是一支在北亚阿尔泰山麓游牧的民族。
    话说某日,樵夫中出现一位头目将大家组编成士兵。此人正是家康八代前的祖先松平亲氏。亲氏原本四处流浪,后来装扮成化缘的僧人来到这樵夫成群的偏僻山间,自称“德阿弥”。
    室町时代②,净土宗门下的时宗③十分盛行,其信徒都称为“阿弥”。他们口中念佛,以化缘为生,周游诸国,也不知道归宿何方。阿弥们通晓诸国的奇闻逸事、风俗人情,能言善道者若与当地长者投缘,还会住上两三个月。偶尔有流浪僧与房东妻子甜言蜜语,或与其女儿私通,当地乡民就很难疏忽了。
    传说松平亲氏,即德阿弥就是这样一位流浪僧。
    当他漂泊在三河一带时,与西三河酒井乡的土豪酒井一家以及山间里的土豪往来,勾搭上这两家的女人��—她们分别产下一名男婴。自此,松平、酒井两家的小小势力就联合起来了。德阿弥从此定居松平乡,并使樵夫们归附自己。他煽动山中的百姓说:
    “难道你们要困在深山中,靠稗子、小米拘束地过一辈子不成?”
    山下村庄有稻米。德阿弥为了取得稻米的耕作地,不断率领他所联合的部队冒死攻打沿途的山寨和城池。直到第二代头目泰亲时,才好不容易抢占了“中山七名”这是一片梯田,势力扩张到耕种稻米的地盘上。他们这种行动,有如北亚的游牧民族为了得到中原的农耕地,不时对长城发起攻势一样。
    此后,直到家康时期,德川一族有时兴旺,有时衰落。但*终他们取得三河国十分之三的土地,当上了冈崎城①城主。然而新兴势力毕竟不像大名②,尽管德川家族已是三河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势力,但稍有疏忽或势力衰退,就可能被其他的土豪所取代。
    冈崎区区五万石③,
    城里可以开进船。
    至今,这短短两句歌谣仍为冈崎人所传诵。歌里吟诵的冈崎城是德川时代的模样,有着富丽堂皇的天守阁⑧。不过,家康幼年时期所居住的冈崎城自然没有天守阁,连箭楼与城门的屋顶都是用茅草苫盖成的。当地虽然出产石材,却没有石砌的城墙,而仅仅由一座用泥土垒起来、并种上结缕草的土垣围拢而成。城的西侧陡然凹陷,一条叫做矢作川的河流载着一江河水向南流去,水之要塞阻挡着西侧近邻尾张国①的入侵。尾张的新兴大名正是织田氏。
    “三河是我一跃而起之地。”
    织田信秀(信长之父)常说。他曾数次举兵跨过边界矢作川,攻人三河。每逢此时,居住在草顶城墙内的三河冈崎武士不得不来回穿梭于矢作川流域的野地,奋力抵抗来自尾张的敌军。
    “尾张军队的铠甲太过华丽!”
    三河人议论纷纷。尾张是一望无垠的平野,自古灌溉技术发达,加上不断填海造田,此时已成为东海地方②稻作的头等富饶之地。不仅如此,这里还商业兴旺,街道四通八达。在尾张人看来,隔壁的三河一大半都是山地,发展滞后,他们嘲笑道:“三河的猿猴比人多。”
    但是,三河人性格质朴、吃苦耐劳、重义轻利的美德,绝非耍小聪明的尾张人所能比拟。连狗都数三河犬*忠诚,人就更是如此。若要三河的武士守城,那是****的坚强。他们一战到底,决不退缩。在当时就有“三个尾张兵敌不过一个三河兵”的说法。
    哪怕尾张派大军攻人,三河冈崎人也常以少数兵力迎战,且能完好地保住城池。他们的防守能力天下**。*终,这一小集体的品格成为德川家的作风,后来德川家统治了日本长达近三百年,因而对日本民族后天的性隋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不得不让人称奇。
    家康小时候的长相下巴宽、眼睛大,喜静,完全不像同龄孩童一样疯闹。他深得妇女们的怜爱。家康的冈崎众家臣,尤其是家臣们的妻子常常在手头空闲时流泪谈起这位少年的不幸身世:“世上再没有哪位孩童比我们的幼君更为可怜的了。”这样的感叹促使在乱世之中建立起的主仆关系,或者说是拥有共同情感的团体愈发地团结。家康三岁那年,生母於大由于一件突如其来的政治事件不得不离开冈崎松平家,从此母子生别。家康六岁时,作为人质被迫离开三河,流寓他国。而少年时期的命运则更具戏剧性。
    将三河冈崎民众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正是这位少年的悲剧人生。三河人性格中的中世①隋结远比商业发达的尾张人浓厚许多。在冈崎城下飘落秋雨的黄昏时分,家臣们定会在各自家中含泪挂念:“幼君过得可好?”
    可笑的是,家康六岁那年作为人质本应送到东邻的强国骏河今川家,却在途中遇劫,以好比青钱③千贯的贱价卖给了西邻的织田家,悲剧至此只能说是滑稽了。
    原来,家康所在的冈崎松平家只是半独立国,正是依仗拥有东邻远江及骏河两国疆土的今川家的武力做后盾,才得以抵御来自西邻尾张织田家的威胁。一旦尾张军队跨过矢作川入侵,冈崎松平家只要能守住城堡十日,定有骏河方面的应援大军赶来解救危急。为了巩固与今川家的从属关系,这才派出六岁的家康前往骏府。
    他们沿陆路一路向东,在现今的蒲郡(当时的西郡)登船,横穿三河湾,中途在渥美半岛一个叫做田原的地方上岸。田原的城主户田氏,是与松平氏势力相当的豪族,家康的义母正是出身此豪族,故而有着姻亲关系。田原的城主户田康光出来迎接家康,嘴上说着“甚好,甚好”,却暗中盘算把家康劫去卖给织田家。
    户田氏的领地正是渥美半岛,所以拥有大船。家康一行拜访户田氏,正是要向户田氏借大船,经水路到骏府。
    “好吧!我把船借给你们。”
    户田康光让家康一行人上船,船出海后假装向东行驶,中途却忽然调头往西,在尾张热田靠岸,并与织田信秀取得了联络。
    “此乃天降喜事!”信秀大为欢喜,给了户田康光一笔钱后,收下家康作为人质。后来的《三河物语》作者大久保彦左卫门如是写道:“竹千代少爷(家康)六岁时作为人质来到骏府”,“以永乐钱①千贯文买下”。彦左卫门所在的大久保家在德川(松平)家还是樵夫领头时就已跟随其后,世代忠诚,却在德川幕府时期受到冷遇。彦左卫门为此十分气愤,晚年时将一腔怒气写成了《三河物语》。他或许不满出卖年幼家康的户田康光一族后来跟随家康夺天下,由户田氏发出的三家(大垣、宇都宫、足利)竞皆成了大名,而自家却遭遇冷落。
    家康在尾张一住就是两年。
    同时,远在三河冈崎,家康的父亲广忠年仅二十四岁便突然死去,作为人质的家康虽不在本国,却当上了冈崎松平家的一家之主。
    之后,由于尾张织田家与骏河今川家有交换人质的协议,于是家康又流落到东方,被骏府今川家换回。城主流离在外,三河冈崎城下的家臣们越发心痛他们的幼主,暗自叹息道:“可怜可怜。”
    然而家臣们的处境也很悲惨。此时的今川家不再视松平家为同盟国,而将其作为自己的附属国。
    “没有灭掉你们,已经算是客气了!”今川家以蛮横的态度代为“管理”了冈崎城,冈崎便成为今川家攻击尾张的**要塞。骏府派来的今川武士坐上了代理城主之位。今川武士无疑就是进驻军,三河冈崎武士若路遇今川武士,不得不待其为贵人,让开道路,弓起身子行庶民与武士之礼。更让三河人感到窘困的是,今川家不再发放俸禄。
    他们个个怨声载道:“今川家过于刻薄。”
    有人发牢骚说:“今川家*起码应该把旧松平领地里,哪怕是山里的三百贯土地留给我等,我等冈崎人也能养活自己,不至于饿死。”人的残忍之处就在于此。人类群集,一旦某个集团势力强大,对待弱者冷酷与刻薄,就有如理所当然一般。有强大的骏河国做后盾,今川家城主及其家臣掠夺了旧松平领地的几乎所有租税,不曾给被保护者冈崎民众一粒稻米。冈崎人只得变回农夫,在仅有的土地上耕作粮食,勉强果腹。奇怪的是,三河人竟然逆来顺受,认为理当如此。
    ——骏河武士既然保护我们,拿走我们的粮食也无可奈何。谁让我们三河松平家的势力弱小呢?
    弱势群体处事谨慎而谦恭,这在三河人身上也有所体现。他们平静地忍耐着,若换作做邻国尾张人,那肯定截然不同。商业这一改变了人类意识的神奇力量,在尾张的土地上兴风作浪。在此地,仅值一文钱的东西有时能魔术般地卖得百文。生活在如此世界里的人们,视对命运逆来顺受者为商场上的败兵。相反,他们相信自己,信奉事在人为,只是个人自信的程度有别罢了。像信长、秀吉就是典型代表。尾张人自信,倘若他们遭受了三河冈崎松平家家臣的待遇,定会纷纷逃亡邻国,投奔各处大名,另谋牛路。
    ……
    目录
    三河性格
    前往三方原
    落荒而走
    姻族之争
    远州二股城之事
    甲州崩溃
    凯风百里
    虎口逃生
    吞灭甲信
    初花
    一介俗人
    指向清洲
    **战
    尾击
    安藤直次
    蜻蛉切
    石川数正
    冈崎出奔
    城乡物语
    家康之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