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博弈术——愉悦的冒险游戏
博弈在西方词汇中译作Game,即游戏的意思。博弈所研究的是多个聪明人如何在一起玩“游戏”的。简单地说,博弈就是研究如何用*小的代价获得*大收益的一种策略。翻开史书,你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博弈;而我们的人生其实正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博弈。通晓了博弈论,我们就获得了又一把解读历史的钥匙;通晓了博弈论,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有助于理性决策,有助于我们的成功。
**节 强弱,不是宿命是选择
杀母立子,说起来这是~种极为残酷的博弈,*直接地体现出利益的巨大驱动与博弈的冷酷无情。*先想出这种办法的人是汉武帝。这位既雄才大略又残忍暴虐的皇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之前的秦始皇,而他们也确实常常作为“秦皇汉武”而相提并论。这两个人同样是少年即位,同样从父辈手中接过王位或者皇位,然后又兴致勃勃地把接到手的江山重新打理一遍,开疆拓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崭新帝国。在对臣子的处理方式上,前者进行了**的焚书坑儒,后者的文臣武将们则经常碰到宫刑或者灭门的遭遇。在家庭关系上,前者身边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婚姻和个人感情的记录;而后者身边虽然有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和赵钩弋这些皇后妃嫔,也曾有金屋藏娇的荣耀和怀梦草的传奇故事,*终却大多难逃深锁长门的冷遇,甚至像赵钩弋那样,作为儿子登基前*重要的祭品。
汉武帝刘彻的内心深处可能总潜藏着严重的不**感,这种不**感遇到他的帝王身份和暴虐性格,产生的就是一场场血雨腥风。在别人的离间之下,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被迫自杀,事后追悔莫及的刘彻只能立赵钩弋所生的幼子为太子。但由于害怕出现母后临朝控制大权的局面,他决定赐死钩弋夫人,为儿子未来的即位之路扫清障碍。于是赵钩弋就成了这种对策下的**个被害者,而她幼年失母的儿子当然也是受害者之一。有着同样遭遇的是北魏王朝的皇帝们,这个由鲜卑人建立的王朝在汉化的道路上学来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同时也学来了这个残酷的对策。其实在汉武帝之后直到鲜卑政权建立之间的几百年间,杀母立子并没有被当做某一个王朝的固定政策延续下来,从古至今,只有拓跋鲜卑将它当做一项国策。
当然,拓跋鲜卑实行这样的国策,在当时也确有其理由。在他们的早期部落时期,经常采用政治联姻的形式,把两个部族联系在一起。可想而知,这样的结果就是首领及其妻子各自拥有一方强大的势力,分庭抗礼,理所当然会限制首领的权力。于是为了获得****的大权,不至于处处有人掣肘,首领就会在培植起自己的势力之后杀死妻子以及妻族中有实权的人物,将大权全部操纵在自己手中。
而制定这项政策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之母来自贺兰部,这也是一个强大的部族,当时拓跋珪只有6岁,还是代国的王子时,强大的前秦击败了代国的军队。在一片混乱中,拓跋珪的父亲、代国国王拓跋什翼犍、拓跋畦的母亲贺氏和拓跋珪等王族纷纷逃离家园。但在逃亡的路上,拓跋什翼犍的另一个儿子定君突然发难,他杀死了自己的许多兄弟,又打算向其他人动手。在这个危急时刻,贺氏在贺兰部臣属们的支持下决定先发制人,她把拓跋什翼犍抓了起来,以拓跋珪缚父请降的名义向追来的前秦军队申请投降,希望获得他们的保护。这件事情给童年的拓跋珪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成年之后,他所娶的妻子又来自强大的独孤部,这让他逐渐感到母亲和妻子背后的势力是对自己权力的*大威胁。由于本来就有清除妻族势力的传统,再加上拓跋珪童年的心理阴影,在借助她们的力量登上皇位后,拓跋畦却决定防患于未然,先杀死长子拓跋嗣的母亲、来自独孤部的刘贵人,彻底消除母后势力可能带来的影响。
从此之后,杀母立子成为北魏的一项传统,当皇子被立为太子之时,也就是其母亲的死亡之日。这项残忍的对策在*初时或许起到了稳定政权、增强皇帝权力的作用,但当这项政策固定下来之后,特别是在北魏政权逐渐汉化、原有的部族势力被分割弱化之后,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妻族和母族的势力会对皇帝的权力形成干扰,这项对策逐渐演化成一项既惨无人道又毫无意义的弊政。而且这种规定也并不能防止太后临朝,因为皇帝的生母虽然死了,但还有其他皇太后和先皇帝的妃子可以控制政权。在后来的北魏宫廷中,许多后妃仍然坚持借用这种子贵母死的制度,将杀死皇帝的生母作为后宫斗争和打击政敌的**步,随后再以太后兼皇帝养母的身份控制朝政。比如**的文明冯太后就用这种方法把献文帝和孝文帝先后控制在自己手中,操纵朝政20余年,皇帝也只能听她的指挥。孝文帝曾经极力想要保全自己的妻子,但是由于冯太后的干扰,却也未能如愿。这项制度一直到了宣武帝拓跋恪的时候才被废除,生下了太子的胡氏在一群大臣的帮助下保全了性命,并以太后身份临朝。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就是这位胡太后在执政之后大兴土木、胡作非为,出现了母后乱政的现象,北魏政权也终于在她的执政时期崩溃。但这并不能说明杀母立子就是一项正确的制度,因为只要有人随意控制朝政,不论这个人是不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或者是其他的大臣权贵,都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想要保证正常的权力与秩序,还是需要用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执行才能达到目的,如果认为杀掉某个人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不管形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是把它当成一项政策几十年上百年地执行下来,简直就和刻舟求剑一样,完全不可能解决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
孤家寡人的悲哀:权力就这样淹没了亲情
许多人羡慕皇帝的宝座,也知道皇帝们的日子并不一定好过。如果每天都担心会有人从自己的手中夺去权力,以至于猜疑到每一个亲朋好友头上,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拓跋珪*后的命运就和这种头狼类似,在*后的日子里,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由于顾忌自己的弟弟们会对皇位形成威胁,当他的弟弟秦王拓跋觚出使后燕被扣留时,他却坐视不救,直至拓跋觚在几,牛后被后燕杀害。而在多年的战争中,原本强大的贺兰、独孤等部落逐渐被削弱,拓跋珪采取了许多措施,或是把他们的部众从原来的土地上迁走,或是命令部落首领与他们统领的氏族成员脱离关系,想方设法让他们不能再对拓跋氏的统治构成威胁。但是拓跋畦的母亲贺氏看到自己的部落分崩离析却很伤心,再加上儿子拓跋觚的遭遇,曾经一手把儿子扶上王位的贺氏终于伤,心而死。
但这还只是一个开端,由于拓跋珪一生都生活在刀光剑影中,紧张危险的生活环境让他养成了多疑暴虐的性格,也给他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不再相信任何人,觉得所有人都想要谋害自己,看到别人的一个表情变化、一个脚步速度的改变,乃至于一句平平常常的话,都觉得他们的心里正在策划什么阴谋。有时大臣们来到他面前,他突然想起往日里不愉快的事情,就立即动手将人杀死,还把尸体摆在天安殿的前面。他认为这样就能起到警示他人、杜绝他们的造反意图的作用。看到他这种诡异暴躁的性情,拓跋珪的另一个弟弟拓跋仪不禁忧心起自己的命运,于是打算逃出北魏。但是没有成功,拓跋珪因此更加认定了他要谋反,于是也把他赐死。此时的北魏朝廷和民间都笼罩着一种混乱与恐怖的气氛,无论官员还是百姓,所有人都担心杀戮会随时降临到自己头上。
与他们相比起来,*为惶惶不可终日的人还是拓跋珪自己。想到忧愤而死的母亲,还有直接或者间接被自己害死的两个弟弟,他的心情总是难以平复。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母族和后族乱政现象,他还要向自己的妻子们下手。首先被杀的是长子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看到母亲死去,一向孝顺的拓跋嗣日夜痛哭不止。拓跋珪杀死妻子,本来就觉得心有余悸,现在又看到儿子的反应,不禁更加愤怒,吓得拓跋嗣连忙逃走。
看到太子出走,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回来,拓跋珪只能另立一个太子。这次他选定了清河王拓跋绍,其母正是拓跋珪一向宠爱的贺夫人。现在拓跋珪确实觉得很难抉择,只能先把贺夫人关起来,准备过一段时间再处死她。在这段时间里,拓跋珪看着亲人们一个个死去,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良心谴责之下,心理极度扭曲,终于神经错乱,每天都对着身边的空气喃喃自语,似乎亲人们的冤魂都飘荡在他左右,他必须向他们解释不停。而被囚禁起来的贺夫人也不甘心坐着等死,情急之下托人带信给儿子拓跋绍,让他来救自己。于是16岁的拓跋绍带着人连夜翻墙进宫,冲进拓跋珪居住的天安殿。拓跋珪从梦中醒来,还没有来得及找到武器就已经被杀死,年仅39岁。在此之前,他几乎已经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当皇帝对于他来说不是一种光荣与幸福,倒像是他和家人的一场灾难。
家族之争:两位皇长孙的不同命运
作为皇帝的儿子,距离宝座只有一步之遥,许多人都很难抵御这样的诱惑。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皇帝经常会为了皇位继承人的事情发愁,一般也都会采用嫡长子继承的方法来解决。让嫡子继承,当然是按照皇子母亲的出身,做到尊卑有序,而且皇后的出身一般都比较显赫,让她的儿子继承皇位,就可以笼络皇后一族的庞大势力。除了嫡出之外,还要做到长幼有序,这不但是因为年长者比较富于阅历和威信,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儿子不服气的心理。总之皇位是要按照顺序来继承,先出生者先得,下面的人只能埋怨自己命运不好,没有早几年降生到这个世界上。这也就和现在的人按照姓氏笔画排座次,或者按照抓阄儿来解决一些麻烦事情一样,失利的人只能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运气上,许多很难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长子做了皇帝,其他的儿子总是费尽心思想要取而代之,这就是许多皇位继承问题的根源所在。不单前面说的隋唐两朝是这样,早在秦始皇的时代,太子扶苏也就是这样被心怀叵测的胡亥和赵高陷害,秦朝也因此陷入了动乱,直至灭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许多皇**努力维护长子的地位,轻易不愿更换太子。即使他自己想要更换,朝廷里亲近太子的一方势力,以及不愿看到政局动荡的人就会千方百计阻挠。比如汉高祖刘邦晚年的时候宠爱戚夫人,总想要废掉吕后生的太子,改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但张良却请来了被称做“苍山四皓”的四位**隐士来辅佐太子,刘邦一看这几位贤人素来德高望重,连自己都无法请他们出山,但现在他们却愿意来辅佐太子,就明白事情已经无法更改。虽然知道自己去世之后,戚夫人母子必然会遭到吕后的毒手,却也全无办法。
再比如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他自己的性情比较多疑暴虐,而皇太子朱际的性格比较宽仁敦厚,他曾经要求太子更加严厉苛刻一些,但始终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