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兴起
一、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出现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前3世纪),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一个产生文化巨人的时代。一大批文化名人,包括管仲、孔丘、杨朱、墨翟、孟轲、老聃、庄周、孙武、荀卿等,应运而生了。而他们这些人,又是当时出现的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以人为本思潮的思想先驱或杰出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从管仲的“以人为本”(《管子·霸言》)思想,到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杨朱的“轻物重生”思想、孟子的“民为贵”思想、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思想、庄子为使受苦人摆脱苦难处境而为他们设计的精神乐园、荀子的“节用裕民”思想等,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以人为本思潮。
这股以人为本思潮的特点是,重视士、农、工、商等普通人社会地位的改善与提高;强调对人、对普通劳动者的适当爱护与关心;强调民为治国之本,甚至提到“民贵君轻”的高度:反对对人民的无端迫害、大肆杀戮,乃至人殉;重视对人的美好心灵的发掘,重视人生哲学诸命题的探索;强调人类同情心的存在,强调对贫者、弱者、老者、鳏寡孤独者、残疾者的人道主义同情与帮助;关心并同情人民的苦难处境,并试图为减轻这种苦难做出种种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