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

  • 作者:张颐武
  •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82903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468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文化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的伟大成就,综合反映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发展的轨迹。全书通过对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成长、社会深刻变化的过程中文化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深入描述与思考,揭示了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在中国参与全球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众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和深远意义。
    本书将改革开放整个历史进程中发生的诸多文化现象作为自己分析和探讨的对象,对于其中的历史脉动有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并通过这样的表述投射出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和平发展、走向富强繁荣的历史大趋势以及广大人民义无反顾的选择。本书内容包括大众文化的兴起、从“文化热”的演化到传统文化的复兴、电影从“第三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的发展、从潘晓的人生讨论到“80后”的成长等诸多议题。既有历史线索的描述和分析、具体事例的详细介绍和探讨,‘也有对于宏观“大历史”必然性的深度呈现,力图描绘一幅改革开放时代文化发展的全景图。
    文章节选
    **章 中国小说三十年发展
    一、8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构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现代性”“个人主体”的话语构建
    中国小说在整个80年代一直在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1977年年底发表的刘心武的《班主任》和1978年发表的卢新华的《伤痕》,由此开始了“新时期”文学。而这些作品也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的**个潮流,就是“伤痕文学”的潮流。打倒“四人帮”后的社会变化,否定“文革”,揭露十年浩劫,“拨乱反正”,为���七年平反,全社会引发了“怀旧热”,对于50年代的怀念变成了一股潮流。而思想解放,“真理标准讨论”又给文学界带来了新的视野和空间。“伤痕文学”的出现也有文学内部的原因。首先是突破“文革”写作的限制,也宣告了“三突出”、“高大全”的崩溃,这形成了原有的文学合法性的危机。
    文学在寻找新的出路。其次,这一时代也有强烈的重新叙述“文革”历史的需求,对于这一历史的否定性的表现也是当时文化的强烈的需要。
    “伤痕文学”的主要文本有《伤痕》(卢新华)、《班主任》(刘心武)、《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抱玉岩》(祝兴义)、《*宝贵的》(王蒙)、《醒来吧,弟弟》(刘心武)。
    “伤痕文学”所表现的是一种创伤的记忆,是“文革”时代对于人们的伤害和摧残造成的心理和文化的“伤痕”的展现。在这里,被出卖的青春,被蒙蔽的天真和永远的失落对于心灵的伤害,这些痛苦的主题是“伤痕文学”中*为强烈地凸显的**。如《伤痕》中的王晓华、《班主任》里的谢慧敏、《醒来吧,弟弟》中的弟弟都是被四人帮的虚假的“革命”的激情所蒙蔽,而造成了价值的错乱和日常生活的扭曲,这导致了他们的家庭关系的破坏,和亲人的感情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的经验。
    ……
    目录
    导论:三十年“中国梦”的伟大旅程
    **章 中国小说三十年发展
    第二章 三十年中国电影发展
    第三章 三十年中国戏剧文化
    第四章 新时期散文三十年
    第五章 三十年中国诗歌发展
    第六章 三十年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思潮
    第七章 中国前卫艺术三十年
    第八章 中国电视节目三十年
    副编一:春节联欢晚会三十年
    副编二:三十年喜剧电影
    副编三:赵本山现象
    副编四:王朔和海岩
    说明
    编辑推荐语
    文化的发展不同于经济的发展,虽然有时她姗姗来迟。一般地说,后者改变的往往是一些目力所及的表层东西,而前者则潜移默化地改变内里,常常赋予生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
    北京大学 张颐武
    经济如水,文化若荷。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