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孤单和寒冷总是出于灵魂深处那份骄傲的坚持。这几乎是所有伟大的作品所苛求的不堪代价。重要的是音乐流传了下来,在时间里刻下光辉灿烂的轨迹,也将生命里漆黑痛楚的夜划亮了。特定的音乐语境能够让某些技巧如虎添翼,而适宜的技巧选择能够令沉闷的音乐氛围大放异彩。作曲家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够预感。我想,这就是在20世纪作曲技巧如此令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们着迷的原因。无论如何,技术确实带来了纵深的厚度,令作品经得起反复的咀嚼玩味。
本书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曾经在《音乐爱好者》杂志发表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一个关于20世纪西方作曲家的专题。 20世纪的西方音乐流派多元,既有完全遵循数理逻辑的整体序列音乐,也有以新的美学观念回溯传统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以及原始主义音乐、宗教音乐、拼贴音乐、解构音乐、偶然音乐、环境音乐、简约音乐……,甚至约翰·凯奇的“无声”音乐。标新立异,争奇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