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公报》上存在15年的“星期论文”,起初作为《大公报》开放言论的一种努力、标志,它扩大和加强了报纸与学术界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味。后来,“星期论文”坚持每周一篇,遇重大新闻事件或提前或推后发表评论,灵活刊布,由总编辑亲自约稿、选稿,作出决断,保持了它的高水准和持久性。
《大���报》创办“星期论文”后来引起全国报界纷纷仿效。不久,天津《益世报》、北平《晨报》、上海《申报》、《新闻报》等报都增辟了类似专栏,对于学术研究、知识传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中国进步报刊评论的产生与新文化共体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作为报纸灵魂的新闻评论就在这些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需求下,不断得以发展。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复辟活动,给了当时国内资产**和小资产**民主派沉痛的教训,他们当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求中国前进的方向,并带头率先冲破封建专制牢笼,展开唤起民众思想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此时,报刊评论成为有力的时代武器,资产**开始运用报刊评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表评论,提倡科学,由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此后,易白沙、李大钊、吴虞、鲁迅等相继在《新青年》上发表评论,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一浪高过一浪。
也就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这更激起中国群众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涨。此时的各报评论,纷纷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星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纷纷反映民意、民情,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功能价值。
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形势的变化突飞猛进,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思想传人中国,为中国新闻评论界吹来了新鲜的风。当时的许多进步人士开始追寻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法和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解剖现实。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运动领导人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一系列评论,讴歌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开来。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国内早有影响的《新青年》的评论有了飞跃性的变化。 中军博士虽从事新闻教育不久,但曾在新闻界工作数年,成果颇多。这种专业背景从事新闻教育再好不过。这部《新闻评论》不仅可以证明中军作为莘莘学子时是高才生,作为新闻人时是勤于思考的好记者、好编辑,也同时证明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好应有新闻实践的经历。
近年来新闻评论研究和新闻评论工作不景气,媒体评论明显减少,尤其是平面媒体,不重视新闻评论,研究新闻评论的文章也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十年内乱中,新闻评论的作用被扭曲了。由于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新闻评论成为人们辨风向、领旨意的“天气预报”,“四人帮”则把评论当炸弹,当帽子,当棍子,当上帝,以笔杀人,以笔生非。新闻评论到了“受宠若惊”的地步,成为报学史上的“奇迹”。粉碎“四人帮”后,受众对新闻评论有了“抗药性”和“冷淡感”,新闻评论没有了读者。可见,新闻评论在“文革”时期的表现失去了她的健康形象。
尽管新闻评论在人民群众中威风扫地,“票房价值下降”,但新闻评论不能取消。世界上没有不发表新闻评论的新闻媒体。
要振兴新闻评论,要挽回新闻评论的声誉,首先新闻评论要为人民说话,反映人民的心里话,不要美其名“指导性”、“党性”,吓人、整人;其次是说实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拉近与人民的距离;三是评论要“民主”,不仅评论发言要民主,还要通过评论宣传“民主”;四是新闻评论要“与时俱进”,解决问题。新闻评论是“易碎品”,不求“不朽”,但求及时有效,就是鲁迅先生讲的让文章与所针砭的恶势力和丑陋现象“同归于尽”。
关于新闻评论的研究,我以为需要创新。长期以来,新闻评论的教学与新闻评论实践结合不够,新闻评论的研究没有深入,主要是讲坛式的,缺乏论坛式的研究。这不仅是当前新闻评论研究的缺陷,也是整个新闻与传播研究中的缺陷。
在不少人喜新厌旧(喜新学科,厌旧学科)时,中军博士却选择了新闻评论的教学与研究,应该感谢她的选择,尤其感谢她奉献的《新闻评论》。